[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制备骨髓道的翻转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1999.4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6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刘记梅;颜博;刘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吴元元 |
地址: | 102629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杆 骨髓道 钻孔机构 翻转 内部管 制备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外套筒 医疗技术领域 转动连接 同轴心 移植物 打孔 钻孔 扩孔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转钻,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制备骨髓道的翻转钻,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它包括钻孔机构(1)、传动杆(2)和调节机构(3),传动杆(2)的一端连接有钻孔机构(1),传动杆(2)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机构(3)。传动杆(2)包括同轴心的内部管件(201)和外套筒(202),内部管件(201)置于外套筒(202)内部,钻孔机构(1)与内部管件(201)一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置于骨髓道中钻孔、扩孔,采用回旋打孔的方式制备移植物所需的骨髓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转钻,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制备骨髓道的翻转钻,属于医疗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关节镜手术中,要在皮肤上切口放置关节镜,以便在手术中观察;同时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的要求,在皮肤的相应位置切口,将手术器械放入,进行操作。手术中切口开的数量尽量减少,以减少创伤面积,利于康复同时减少感染风险。在利用移植软组织进行重建手术时,通常需要制备骨髓道。现有技术通常采用胫骨入路或前入路的方式,这样造成的创伤面积大,医生手术的时间也比较长。为改善目前的情况,需要开发一款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制备骨髓道的翻转钻,可以置于骨髓道中扩孔,采用回旋打孔的方式,只需一把工具便可完成软组织移植物所需要的阶梯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制备骨髓道的翻转钻包括钻孔机构、传动杆和调节机构,所述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有钻孔机构,传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传动杆包括同轴心的内部管件和外套筒,所述内部管件置于外套筒内部,所述钻孔机构与内部管件一端转动连接。
前述的钻孔机构包括一体成型的翻转刀头和刀座,所述翻转刀头置于刀座上部。所述刀座与内部管件端部通过轴进行铰接。
前述的调节机构包括螺帽、调节杆和卡座,所述调节杆上安装有螺帽和卡座。
前述的螺帽上开设有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调节杆靠近传动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部,所述卡座上开设有内螺纹,其中所述螺帽的内螺纹与螺纹部相匹配,所述螺帽的外螺纹与卡座的内螺纹相匹配。
前述的螺纹部靠近传动杆的端部插接于内部管件内,所述外套筒插接于卡座内。
前述的调节杆远离传动杆的一端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上设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前述的外套筒的外部设有刻度线。
前述的翻转刀头沿轴向设有至少两个切削刃,所述翻转刀头沿径向也设有至少两个切削刃。
前述的翻转刀头的轴向长度为5㎜~9.5㎜,轴向宽度为3.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可以置于骨髓道中扩孔,所扩孔呈“前细后粗”,无需辅助工具便可将刀头展开,采用回旋打孔的方式,可节约时间,同时一把工具就可以完成软组织移植物所需要的骨髓道;
调节机构能够通过传动杆对钻孔机构的角度进行调整,以适应手术过程中对钻孔机构不同角度的要求,连接转动简单,方便调整钻孔机构的翻转角度;
通过限位块更好地固定调节机构的位置,使得钻孔机构更为紧固,提高了钻孔时的稳定性;
外套筒的外部设有刻度线,进一步提高调节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钻孔机构工作状态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钻孔机构工作状态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运怡(北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19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刨削刀具动力驱动装置
- 下一篇:可调式肋软骨切割器以及耳鼻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