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传感器装置和无线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4052.9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7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陵;雷鸣;赵普志;许广虎;罗治国;郑义;金铭;巴特;刘维刚;宋辉;朱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罗晶;谢嘉舜 |
地址: | 83000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检测系统 无线收发模块 信号处理单元 本实用新型 电流互感器 高压油浸式 主控单元 无线传感装置 温度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装置 连接传感器 实时检测 检测 击穿 少油 巡检 服务器 发送 应用 | ||
1.一种无线传感装置,应用于对高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单元、传感器主控单元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传感器主控单元,所述传感器主控单元连接无线收发模块;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对高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温度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高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内的压力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压力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单元;
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将温度检测信号和压力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温度检测信号值和压力检测信号值发送至传感器主控单元;
所述传感器主控单元用于接收经信号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温度检测信号值和压力检测信号值,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发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传感器主控单元,所述传感器主控单元通过IO1接口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主控单元通过IO2接口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主控单元通过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口和压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
所述滤波器用于将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高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内的温度检测信号和压力检测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所述模数转换器用于将滤波器滤波处理后的模拟的温度检测信号和压力检测信号转换为数字的温度检测信号和压力检测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气浓度测量模块,氢气浓度测量模块连接滤波器,用于检测高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内氢气浓度信号,并将氢气浓度信号发送给滤波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为316L不锈钢封装的硅压阻式传感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浓度测量模块为固态钯合金薄膜传感器。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装置设置为安装在高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底部的取样阀塞,包括上壳、密封圈、设置为传感器主控单元的PCB板、信号处理单元、下壳、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带外六角堵头,所述PCB板和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密封圈密封固定在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带外六角堵头,所述带外六角堵头用于拧紧固定在取样阀门孔上。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感装置设置为安装在金属膨胀器内的注油塞,包括上壳、密封圈、设置为传感器主控单元的PCB板、信号处理单元、下壳、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带外六角堵头,所述PCB板和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密封圈密封固定在所述上壳和下壳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带外六角堵头,所述带外六角堵头用于拧紧固定在注油孔上。
9.一种无线检测系统,应用于对高压油浸式电流互感器进行检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无线传感装置,还包括无线接收转换器、无线中继设备,无线网关、串口服务器和显示模块;
所述无线接收转换器接收无线收发模块发送的第一模式无线信号,并转换为第二模式无线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无线中继设备;
所述无线中继设备接收所述无线接收转换器发送的第二模式无线信号,并发送至所述无线网关;
所述无线网关通过串口数据线连接所述串口服务器,所述串口服务器连接所述显示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路由器和手持终端,所述串口服务器通过所述无线路由器连接所述手持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405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