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挡油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6585.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9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卓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克力奥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2F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建桥工业***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油罩 内腔 金属环 弹簧 对称设置 中心线对称设置 耐热性 本实用新型 抗氧化性 耐腐蚀性 氟橡胶 老化性 耐油性 镶嵌 体内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油罩,包括挡油罩本体、弹簧、金属环、内腔;所述挡油罩本体上下可分为两部分,且均为圆柱形,所述挡油罩本体下部分侧面设有凹槽,两凹槽对称设置,两凹槽中均设有弹簧A;挡油罩本体内镶嵌有金属环,且两金属环以挡油罩本体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金属环上部设有凹槽B,且两凹槽B对称设置,且凹槽B中设有弹簧B;所述内腔包括内腔一、内腔二、内腔三、内腔四、内腔五、内腔六;具有结构巧妙,设计简单、结构紧凑、易布局;挡油罩本体材料为氟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大气老化性。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件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挡油罩。
背景技术:在双顶置凸轮轴布置的发动机中,凸轮轴的润滑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润滑油通过离心飞溅的方式被高速旋转的凸轮轴甩到缸盖内腔的其他位置。润滑油的飞溅可以使原本不容易接触到润滑油的部位也有机会得到适当的润滑,也有利于多余的机油更快地回油;但是,其中一部分润滑油会滴落在缸盖护罩的进油口处,或是进一步雾化成更小的颗粒进入缸盖护罩内部,增大缸盖护罩的油气分离工作载荷。如果缸盖护罩油气分离效率有限,很有可能导致缸盖护罩排出的气体中润滑油含量增大;再经由进气歧管进入燃烧室进一步燃烧会导致燃烧室零部件积碳的问题;但如今挡油罩存在结构复杂、不易布局;不具有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大气老化性的性质,需经常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挡油罩,具有结构巧妙,设计简单、结构紧凑、易布局;挡油罩本体材料为氟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大气老化性。
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挡油罩包括:挡油罩本体、弹簧、金属环、内腔;所述挡油罩本体上下可分为两部分,且均为圆柱形,上部分直径最大处为10.6㎜,下部分直径最大处为13.8㎜;下部分高5.1㎜,挡油罩总高为7.1㎜;所述挡油罩本体下部分侧面设有凹槽,凹槽底部面距挡油罩底边1.2㎜,凹槽上部面距底边距挡油罩底边2㎜;两凹槽对称设置;所述两凹槽中均设有弹簧A;所述油罩本体内镶嵌有金属环,金属环距油罩本体底边4.3㎜,且两金属环以挡油罩本体中心线对称设置;金属环长2㎜,厚0.5㎜;所述金属环上部设有凹槽B,且两凹槽B对称设置,且凹槽B中设有弹簧B;所述内腔包括内腔一、内腔二、内腔三、内腔四、内腔五、内腔六;所述内腔一为圆台状,高0.8㎜,下底边直径为12㎜、上底边直径为10.3㎜;所述内腔二为圆柱状,直径为10.3㎜,高为1㎜;所述内腔三为圆台状,圆台侧边与X轴成73°角,内腔三下底边距挡油罩底面4.2㎜、上底边距挡油罩底面5.2㎜;所述内腔四也为圆台状,圆台侧边与X轴成61°角,内腔四下底边距挡油罩底面5.2㎜、上底边距挡油罩底面6.1㎜;所述内腔五为倒立圆台状,且底边距挡风罩底面6.1㎜,上边距挡风罩底面6.8㎜;所述内腔六为圆柱状,且直径为7㎜,高为3㎜。
优选的,所述弹簧A遵循10-0.6-GB/T342-1997 E-YB/T5311-2006;弹簧B遵循10-0.2-GB/T342-1997 E-YB/T5311-2006;且材料均为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
优选的,所述挡油罩本体材料为氟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挡油罩,结构巧妙,设计简单、结构紧凑、易布局;挡油罩本体材料为氟橡胶,具有优异的耐热性、抗氧化性、耐油性、耐腐蚀性和耐大气老化性,能增长挡油罩的使用时间;且挡油罩本体内部设有多种内腔,能与其他部件紧密配合,提高挡油效率。
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挡油罩结构图。
图中标号1为挡油罩本体、2为弹簧A、3为金属环、4为弹簧B、5为内腔一、6为内腔二、7为内腔三、8为内腔四、9为内腔五、10为内腔六。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克力奥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克力奥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6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柴油机润滑油压力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机油布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