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8348.8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童国军;高建华;潘国帮;闫照福;宋玚;吴刚;洪建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4 | 分类号: | E02D27/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红芳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构件 预制板 侧模 承台 架立筋 预制桩 互扣式 长筋 本实用新型 相邻预制板 垂直连接 端部弯折 节点连接 锚固连接 人工成本 施工工期 传统的 分布筋 连接点 弯折段 多排 架立 胎膜 焊接 钢筋 伸出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它包括至少一层承台侧模本体,承台侧模本体由两块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围成,第一、第二预制构件分别由预制板与板内配筋连接构成,板内配筋包括通长筋和架立筋,通长筋和架立筋上间隔设有多排与其垂直连接的分布筋,架立筋两端伸出预制板,端部弯折形成架立弯折段,第一预制构件、第二预制构件上的架立筋位于预制板上的位置上下相反。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通过采用限定的侧模预制板替代传统的砖胎膜,相邻预制板自身钢筋相互固定,无需借助其他构件进行焊接或者锚固连接,增加连接点的稳定性,同时,也省去节点连接工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基础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施工工期短、成本低的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
背景技术
软土地区的地质条件较差,其土层一般为软塑或流塑状态的软土,因此施工时需要采用桩基础增加地基承载力。基础的形式为承台及底板多采用梁板式筏形基础的高板位形式,以保证承台、承台梁及地梁成型。基础承台浇筑一般采用砌筑砖胎膜的方法,但是在软土地区往往因土体的滑移挤压造成砖胎膜的移动变形,影响承台的正常施工。如图1所示,桩基承台位于工程桩11的顶端,砖胎膜作为承台模板,砖墙13外层设置有砂浆抹面14,在砂浆抹面14外层是防水层15. 然而基础砖胎模施工需现场人工砌筑、粉刷、防水,大量砖块、砂浆的运输,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砌筑完需待砂浆有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四周土方回填平整,再进行垫层施工,由于各道工序相互间的技术间歇时间不能缩短,使得基础施工周期较长。同时,按照原来传统的施工方法,基坑开挖后,坑底暴露时间较长,对基坑安全也会带来各种安全隐患。而地下室基础施工需要的就是高效性、安全性。因此,目前亟需一种先进的施工技术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难以满足基础施工需要的问题,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包括一层以上的承台侧模本体,其特征在于承台侧模本体由两块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围成的方形结构,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分别由预制板与板内配筋连接构成,板内配筋包括平行设置于预制板内的通长筋和架立筋,通长筋和架立筋上间隔设有多排与其垂直连接的分布筋,架立筋两端伸出预制板,端部弯折形成架立弯折段,且第一预制构件上的通长筋和架立筋的安装位置与第二预制构件上的通长筋和架立筋的安装位置上下相反。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其特征在于预制板上表面设有拼接凸起,下表面设有与拼接凸起匹配的拼接凹槽,上下相邻的两个承台侧模本体上的预制板通过各自对应的拼接凸起和拼接凹槽连接。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其特征在于每块预制板上设置两根架立筋,其中一根贯穿设置在分布筋的中部位置,另外一根贯通设置在分布筋的下端部或上端部。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其特征在于分布筋等间距分布在预制板的整体内部,相邻两根分布筋的间距为100-300mm。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其特征在于预制板为矩形薄板形状,厚度为60-100mm。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其特征在于拼接凸起呈长条形状,截面为正方形,正方形边长为预制板厚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其特征在于板内配筋还包括附加筋,附加筋设置在两根架立筋之间,附加筋为L型形状,附加筋锚入预制板内的长度为300-500mm,附加筋外端部弯折形成附加弯折段。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其特征在于附加弯折段与架立弯折段结构相同。
所述的一种互扣式的预制桩基承台侧模,其特征在于预制板为空心结构,预制板内部横向设有多排通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8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