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转向管柱上下管柱分离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8572.7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3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方胜;张弛中;梁恒;袁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6 | 分类号: | B62D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转向轴 滑动轴 防脱圈 转向管柱 本实用新型 手柄 驱动单元 外花键 小总成 管柱 头端 尾端 穿过 汽车转向管柱 不当操作 倒扣结构 防脱卡扣 上管柱 下管柱 内壁 卡住 装配 架设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防止转向管柱上下管柱分离的结构,上管柱总成主要包括上转向轴、U型架、手柄转向小总成,U型架架设在上转向轴靠后的位置,手柄转向小总成穿过U型架和上转向轴进行固定,上转向轴的尾端套设有防脱圈,下管柱总成主要包括驱动单元总成和下滑动轴,驱动单元总成固定在下滑动轴的尾端,所述下滑动轴的头端外缘设有外花键,下滑动轴的头端穿过防脱圈插入上转向轴进行连接,所述防脱圈的内壁上设有防脱卡扣,本实用新型装配简单,在各种不当操作下,防脱圈通过倒扣结构将下滑动轴的外花键部分卡住,在一定的载荷强度下,防止轴与轴之间的进一步分离,从而有效防止转向管柱管管分离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管柱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防止转向管柱上下管柱分离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主机厂装配操作不当或后期更换转向管柱操作不当时会造成转向管柱的机械上柱管部分与下柱管部分分离,导致管柱的相位角无法正确装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通常采用扎带将转向管柱的机械上柱管与下柱管固定在一起,或者采用大底板将上柱管与下柱管连接在一起,前者影响了外观,而后者增加了成本及重量。
为此设计一种轻量化且不会影响转向管柱外观的防脱离结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轻量化且不会影响转向管柱外观的防脱离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止转向管柱上下管柱分离的结构,包括上管柱总成和下管柱总成,其特征在于上管柱总成主要包括上转向轴、U型架、手柄转向小总成,U型架架设在上转向轴靠后的位置,手柄转向小总成穿过U型架和上转向轴进行固定,上转向轴的尾端套设有防脱圈,下管柱总成主要包括驱动单元总成和下滑动轴,驱动单元总成固定在下滑动轴的尾端,所述下滑动轴的头端外缘设有外花键,下滑动轴的头端穿过防脱圈插入上转向轴进行连接,所述防脱圈的内壁上设有防脱卡扣。
所述防脱卡扣的数量为3个,其在防脱圈内壁上的分布呈“品”字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一种塑料材质的防脱圈,在工艺装配的过程中,对已装配上柱管总成的上转向轴末端装配上防脱圈,在后期装配下管柱总成时,仅将下滑动轴通过防脱圈插入上转向轴即可, 装配简单,且不影响工艺生的节拍。装配了防脱圈的转向管柱,在其它各种不当的操作下,防脱圈通过倒扣结构将下滑动轴的外花键部分卡住,在一定的载荷强度下,防止轴与轴之间的进一步分离,从而有效防止转向管柱管管分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管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管柱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柱分离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脱圈的轴测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脱圈的正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脱圈的剖视图。
参见图1~7,1为上管柱总成,1-1为上转向轴,1-2为U型架,1-3为手柄转向小总成,2为下管柱总成,2-1为驱动单元总成,2-2为下滑动轴,3为防脱圈,3-1为防脱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防止转向管柱上下管柱分离的结构,包括上管柱总成和下管柱总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85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精确转向调整结构的工业车辆
- 下一篇:一种缓冲件及管柱上支架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