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9115.X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3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津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津凡 |
主分类号: | F01N3/05 | 分类号: | F01N3/05;F01N3/24;F01N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氧管 进氧孔 中心管 主壳 柴油机尾气处理 尾气处理装置 体内 扩散器 主壳体 连通 一氧化碳氧化 本实用新型 碳烟颗粒物 主壳体侧壁 主壳体内部 开口方向 外界空气 完全燃烧 尾气流动 侧壁沿 低成本 防火网 进气管 石棉网 污染性 二氧化碳 减小 穿过 排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主壳体、第一扩散器、第二扩散器、进气管、石棉网、防火网、中心管和进氧管;中心管设置在主壳体内并穿过主壳体,连通整个尾气处理装置上下部的外界空气;主壳体侧壁和中心管侧壁沿水平方向开有一圈进氧孔,每个进氧孔上固定连接一个进氧管,进氧管设在主壳体内部,进氧管连通主壳体内外的空气,进氧管的远离进氧孔的一端的开口方向与主壳体内的尾气流动方向相同。本尾气处理装置能够低成本地将未完全燃烧的碳烟颗粒物、一氧化碳氧化为污染性较小的二氧化碳,减小了pm2.5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气净化器,尤其是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柴油机由于油质问题和自身设计所限,其尾气中含有碳烟颗粒物、不完全燃烧的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产生大量黑烟,不完全燃烧的氮氧化物会对人的呼吸器官造成损伤,随着国家整治雾霾和环境政策的缩紧,现有柴油机尾气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有些自称高科技的尾气过滤器采用添加化学氧化剂催化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但是成本太高,不具备实际的经济效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包括主壳体、第一扩散器、第二扩散器、进气管、石棉网、防火网、中心管和进氧管;进气管与第一扩散器连通,第一扩散器与第二扩散器连通,第二扩散器与主壳体连通,第一扩散器的形状是斜圆锥管状,斜圆锥的几何底面在水平方向,斜圆锥的中轴线向进气管方向倾斜;进气管的中轴线在水平方向;第一扩散器的几何顶点一端与进气管无缝连接。
第二扩散器的形状是圆台形,圆台的中轴线为竖直方向,圆台上方的底面与主壳体连接,圆台下方的底面与第一扩散器的底面连接;石棉网设置在第二扩散器与第一扩散器交界处,石棉网的网孔规格是50目~200目。
主壳体是圆柱形。
中心管是圆管形,中心管轴心与主壳体的轴心重合,中心管设置在主壳体内并穿过主壳体,连通整个尾气处理装置上下部的外界空气。中心管的直径是主壳体直径的六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主壳体侧壁和中心管侧壁沿水平方向开有一圈进氧孔,每个进氧孔上固定连接一个进氧管,进氧管设在主壳体内部,进氧管连通主壳体内外的空气,进氧管的远离进氧孔的一端的开口方向与主壳体内的尾气流动方向相同。
防火网设置在进气管与第一扩散器分界处,防火网是孔径1~3毫米的合金丝网,合金丝网的合金丝直径小于1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主壳体和中心管之间的尾气静压小于外界空气压力,在压力差的作用下,新鲜空气通过进氧孔和进氧管进入主壳体,未完全燃烧的碳烟颗粒物、一氧化碳均被氧化为污染性较小的二氧化碳,减小了pm2.5排放;第一扩散器和第二扩散器能够减小尾气流速,便于尾气与空气进行氧化反应;中心管进气能够让尾气与空气接触地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柴油机尾气处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壳体;2-第一扩散器;3-第二扩散器;4-进气管;5-石棉网;6-防火网;7-中心管;8-进氧管;9-进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津凡,未经张津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91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清理粗碳颗粒的汽车尾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尾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