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港口船舶压载水港监检测移动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9736.8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2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吴惠仙;王琼;刘亮;袁林;薛俊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3/00 | 分类号: | B60P3/0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架 升降机构 检测车 升降架 丝杆 角度调节机构 检测 丝母 本实用新型 港口船舶 水平托板 移动平台 压载水 电机固定 水平固定 行车安全 电机相 检测台 水样本 铰接 压载 平行 车厢 电机 驱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港口船舶压载水的港监检测移动平台,包括检测车,检测车的车厢内设有检测台,检测台上设有检测仪器,其还包括固定架、角度调节机构、升降机构和水平托板,固定架水平固定在检测车的尾部,升降机构经角度调节机构与固定架相连接,角度调节机构用于驱动升降机构相对于固定架旋转,其中,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电机、丝杆和丝母,升降架的一端与固定架相铰接,电机固定在升降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架的上方相互平行地设置有丝杆,丝杆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丝母与水平托板固定连接,且丝母还与丝杆相配合。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压载水样本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且使用简单方便,同时提高了检测车的行车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压载水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港口船舶压载水港监检测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船舶压载水是船舶在空载时为了保持船体稳定性,在起航时压载进船舶压载舱的海水,抵达港口载货时则被排出压载舱。压载水及沉积物的排放是海洋生物在出发港和目的地港之间传播的主要途径,已被世界环保基金(GEF)认定为海洋面临的四大威胁之一。
应国际海事组织(IMO)压载水公约的要求,需为到港船舶压载水进行检测。以往对船舶压载水的常规检测方法是人员携带压载水采样工具上船进行采样,然后将样品进行预处理后带回到实验室进行检测,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尤其是针对在港口停留时间较短的途经船舶,往往不能为船舶提供快速有效的检测,易导致船舶的滞留,造成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检测效率高、使用简单方便且劳动强度低的港口船舶压载水港监检测移动平台。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港口船舶压载水的港监检测移动平台,包括检测车,所述检测车的车厢内设有检测台,所述检测台上设有检测仪器,其还包括固定架、角度调节机构、升降机构和水平托板,所述固定架水平固定在所述检测车的尾部,所述升降机构经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固定架相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相对于所述固定架旋转,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架、电机、丝杆和丝母,所述升降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相铰接,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架的底部,所述升降架的上方相互平行地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丝母与所述水平托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丝母还与所述丝杆相配合,以及所述固定架的上表面还设有多个滚珠。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铰链轴、齿条和液压缸,所述升降架与所述铰链轴固定连接,所述铰链轴与所述固定架相铰接,且所述铰链轴的一侧设有齿圈,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所述检测车的尾部,且位于所述固定架的下方,所述齿条与所述液压缸相连接,且所述齿条还与所述齿圈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托板的一侧还设有一倾斜向下的导向板。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架的底部还设有爬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压载水样本放置到水平托板上,电机驱动丝杆旋转,带动丝母和水平托板平稳上升,使压载水样本运输到检测车的车厢尾部,然后人工搬运至检测车内的检测台上进行检测,其提高了压载水样本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且使用简单方便,同时,当不需要检测时,角度调节机构驱动升降机构相对于固定架顺时针旋转,使升降机构收起并靠近检测车的尾部,从而提高了检测车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港口船舶压载水港监检测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97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巡逻车
- 下一篇:动物尸体无害化运输车装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