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水生植物改善硬质基底河道水质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0124.0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1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姣;刘鑫;吴梅玲;周超;邹红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001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植物 表盘 转角 固定杆 底盘 隔网 本实用新型 固定绳索 河道水质 三通连接 一端连接 固定环 连接管 硬质基 浮管 圈形 水生植物种植 表盘图案 固定环套 几何图案 立体框架 上下活动 植被修复 三通 河道 移植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水生植物改善硬质基底河道水质的装置包括表盘、底盘、连接管、隔网、固定杆、固定环、固定绳索,水生植物;所述表盘由多根第一浮管通过转角三通连接圈成具有一定几何图案的圈形;所述底盘由多根第二浮管通过转角三通连接圈成与表盘图案相同的圈形;连接管通过转角三通将底盘与表盘连接形成立体框架,在框架的侧面及面固定安装隔网,将水生植物种植在隔网内;固定绳索的一端连接框架,另一端连接固定环,固定杆插入河道中固定,固定环套入固定杆并能上下活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移植方便、植被修复快速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用水生植物改善硬质基底河道水质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是太湖流域分布着众多大小河道,对其进行生态修复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是控制太湖面源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河道生态恢复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可能恢复到原有的或更高的水平,最终达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和良性循环状态。在受污染程度较轻的水网区进行水生植被修复是较为合理的方法,在可操作性和经济性、易维护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水网区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然而,一些河道基底条件和水下光照条件较差,难以形成适宜沉水植物的生境条件,河道生态修复难度较高。长期以来,河道生态修复技术或工程示范仅针对大型河道,常采用的技术有生态护堤、污染底泥疏浚/基底重塑引种水生植被、沉水植被生态浮床修复目标植物等措施,技术要求和工程规模相对较大。因此,设计一种成本合理,推广技术要求低,又能满足生态修复效果和景观要求的装置,对于改善河道水质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修复快速有效、无需维护的优点的一种利用水生植物改善硬质基底河道水质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水生植物改善硬质基底河道水质的装置,包括表盘、底盘、连接管、隔网、固定杆、固定环、固定绳索,水生植物;所述表盘由多根第一浮管通过转角三通连接圈成具有一定几何图案的圈形;所述底盘由多根第二浮管通过转角三通连接圈成与表盘图案相同的圈形;连接管通过转角三通将底盘与表盘连接形成立体框架,在框架的的侧面及底面固定安装隔网,将水生植物种植在隔网内;固定绳索的一端连接框架,另一端连接固定环,固定杆插入河道中固定,固定环套入固定杆并能上下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管、第二浮管、连接管、转角三通均为轻质疏水材质且相互之间均为密闭连接。水不会进入到第一浮管、第二浮管、连接杆与三通内,因此框架内保持中空,产生浮力。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浮管与连接管管径相同,第一浮管与第二浮管的管径比大于2:1。由于第二浮管和连接管管径小,浮力小,而第一浮管管径,产生较大的浮力,因此装置在自重作用下部分没于水中,但四根第一浮管在较大浮力作用下可始终浮于水面。
进一步地所述表盘的形状为四边形、六边形、圆形中的一种。根据实际需要制定不同的外形满足景观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植物为粉绿狐尾藻、再力花、美人蕉、梭鱼草中的一种,种植密度分别为4kg/m2、16株/m2、16株/m2、16株/m2。种植期为3月15日至3月31日期间,用来净化水体。
进一步地所述表盘外部涂有荧光材料。能在夜间发光,增加水体的观赏度。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可以实现河道的水生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的快速增加,尤其是基底不适合进行植被引种,而又无法开展生态清淤的浊水型硬质基底河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0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生植物的种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生物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