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热敷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0857.4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89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朱亮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亮欢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高江玲 |
地址: | 476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敷 热敷袋 本实用新型 填充 膨润土 填料腔 体内 膨润土颗粒 热敷袋本体 缓慢释放 热水热量 吸水膨胀 风湿 可吸收 可重复 基质 湿敷 水中 保温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湿热敷袋,包括热敷袋本体和填充于热敷袋本体内的热敷填料,热敷袋本体内布置有多个用于填充热敷填料的填料腔,热敷填料包括填充在填料腔内的膨润土颗粒,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湿热敷袋采用可吸收热水和释放热水热量的膨润土作为热敷基质,当膨润土吸水膨胀后可缓慢释放水中的热量,不仅保温时间更长,并且可重复使用,将湿敷效果发挥到最佳,提高风湿热敷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湿热敷操作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湿热敷袋。
背景技术
在医学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湿热敷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血流从而达到消肿、消炎的作用。尤其对于周围血管外科等领域,经常应用湿热敷的方法减轻局部水肿以缓解炎症或水肿对患者所造成的肿胀痛苦,例如,对于静脉炎、淋巴水肿、深静脉血栓形成、脉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针对这些症状常用湿热敷的方法来消炎去肿。在湿热敷的操作过程中,常规做法是将毛巾或纱布等浸泡在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水中,再将毛巾或纱布外敷于患处,当毛巾或纱布的温度下降变凉后,再次使用则按照上述方法循环进行湿热敷。这样一种传统的外敷方式大大增加了的操作量,且随着时间的增加,毛巾温度也在持续降低,降低了湿热敷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湿热敷效果好、保温和发热时间长的湿热敷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热敷袋,包括热敷袋本体和填充于热敷袋本体内的热敷填料,所述热敷袋本体内布置有多个用于填充热敷填料的填料腔,所述热敷填料包括填充在填料腔内的膨润土颗粒,用以吸收和释放热量。
本技术方案中,热敷袋本体内布置有填料腔,填料腔中填充有可吸收和释放热量的热敷填料,本方案中采用了具有特殊物理特点的膨润土颗粒作为填料,膨润土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膨润土遇水会发生膨胀,膨润土在膨胀后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粘结性,由于膨润土可膨胀,填料腔内通常填充适当膨润土颗粒即可,在使用时,将热敷袋本体浸入热水中,使膨润土颗粒加速吸收水分,再将热敷袋本体热敷在患者的相应的热敷部位,由于膨润土膨胀后的具有可塑性并且比较柔软,热敷袋本体能够充分贴合患者的热敷区域,膨润土吸收热水中的热量后慢慢释放水中的热量,并释放大量的水蒸气,采用膨润土作为吸收和释放热水热量的基质,不仅保温时间更长,并且可重复使用,在使用时可在热敷袋本体上包裹毛巾,再放置在患者的热敷部位上,将湿敷效果发挥到最佳,提高湿热敷效果。
进一步,所述填料腔呈矩阵均匀布置在热敷袋本体上。
这样,填料腔可均匀布满整个热敷袋本体,增加热敷袋本体的可热敷面积,达到提高热敷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热敷袋本体各边部设有提拉带。
这样,当热敷袋本体浸入热水中后,热敷袋本体内部的膨润土颗粒在吸收热水后温度会升高,提拉带可方便用户从热水中拿出热敷袋本体,从而避免被烫伤。
进一步,所述热敷袋本体表面均匀布置有透气孔。
这样,热敷袋本体浸入热水中后,膨润土可通过透气孔充分吸收热水,并且可充分释放热水中的热量。
进一步,所述填料腔呈矩形。
这样,由于填料腔呈矩阵分布在热敷袋本体内,呈矩阵的填料腔可布满整个热敷袋本体,提升热敷袋本体内的膨润土填料量,达到延长热敷时间,提高热敷效果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提拉带采用聚丙烯织带制成。
这样,由聚丙烯制成的提拉带具有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良好,且尺寸稳定、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可方便用户使用和清洗热敷袋本体。
进一步,所述热敷袋本体采用纯棉帆布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亮欢,未经朱亮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08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