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预热器热端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0866.3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8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奚佳君;薛佳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F28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钢 径向隔板 密封片 径向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 空气预热器 定位板 浮动式 热端 密封圈板 内侧端面 通用性强 压板 灵活 加工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预热器热端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角钢和径向隔板,角钢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密封片、第二密封片和压板,角钢的另一侧设有定位板,径向隔板设于角钢与定位板之间,径向隔板的内侧端面与密封圈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制造方法简单、加工成本更低,实用可靠、通用性强,密封片的调节和安装也更加方便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热端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是一种通过不断旋转来进行热交换的设备,所以在旋转的转子与静止的中间梁及圆弧壳板之间必然存在烟气通道,这样将使烟气和空气通过该通道直接发生泄漏,预热器的漏风率较大,从而降低了预热器的换热效率。
为了阻止烟气和空气的直接泄露,在空气预热器的热端中间梁和热端一次风梁上都安装有径向密封板,并且在转子的径向隔板上也安装了径向密封片,从而阻止了烟气和空气的直接泄露,降低了空预器的漏风率。
随着锅炉热负荷的不断上升,空气预热器的转子由于冷热端存在较大温差,在运行中会呈现“蘑菇状”变形,这个现象直接导致了最外侧径向密封片与径向密封板之间的间隙增大,漏风率反而会变大,对于预热器的换热性能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使预热器在负荷上升导致转子变形量增大时,外侧的径向密封间隙依然能满足设计要求,在预热器的热端采用了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该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可以使径向密封片与径向密封板的间隙始终保持在设计值范围内,预热器的漏风率不受锅炉负荷变化的影响,保证了预热器的换热性能。
如图1a和1b所示为预热器热端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将传统的整块径向隔板分成了浮动板3和径向隔板4两部分,在浮动板3上面安装有第一密封片6、第二密封片7和压板8,在径向隔板4两侧安装有定位板5,浮动板3由于上下两端几乎没有温度差,不会发生热态“蘑菇状”变形,在预热器整个运行过程中,浮动板3上面的第一密封片6、第二密封片7与径向密封板1之间的间隙几乎保持不变。径向隔板4在热态仍会发生“蘑菇状”变形,在定位板5内侧滑动,有效地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能。
该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运行稳定可靠,在锅炉负荷变化时,其径向密封间隙几乎不变,有效解决了由于转子热变形引起漏风率增大的问题。然而,该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在预热器总高一定的情况下牺牲了一定高度的传热元件空间,采用了双排紧固件,现场安装工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空气预热器热端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其结构更加紧凑,可预留更大的传热元件安装空间,制造成本更低,现场安装简单,工作量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预热器热端浮动式径向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角钢和径向隔板,角钢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一密封片、第二密封片和压板,角钢的另一侧设有定位板,径向隔板设于角钢与定位板之间,径向隔板的内侧端面与密封圈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通过紧固件将第一密封片、第二密封片、压板、定位板全部固定在角钢上。
更优选地,所述的紧固件为螺栓。
优选地,所述的径向隔板的一侧与角钢的一侧完全贴合,径向隔板的另一侧与定位板完全贴合。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密封片与第二密封片设于径向密封板下侧。
更优选地,在预热器运行过程中,第一密封片、第二密封片与径向密封板之间的间隙不变。
优选地,所述的径向隔板的内端面与密封圈板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角钢和单排紧固件的组合方案,不但保证了密封片的浮动特性,而且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加工制造成本更低,现场安装的工作量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08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与二次风管结合的辅燃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余热锅炉的检查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