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龙头软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1084.1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0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清灿 |
主分类号: | F16L11/00 | 分类号: | F16L11/00;F16L19/02;F16L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钢套 固定部 本实用新型 水龙头 套包 中空圆柱状 软管连接 使用寿命 进水管 连接端 冲压 水嘴 变形 扭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龙头软管,包括连接部(1)、钢套(2)、软管(3)、钢套(4)和固定部(5),钢套呈中空圆柱状,软管(3)的前端和后端均被钢套包覆,软管(3)前端通过连接部(1)与水嘴相连,软管(3)后端通过固定部(5)与进水管相连,软管前端的钢套(2)长度为10cm~20cm且长度大于连接部与软管连接的连接端长度,所述软管(3)的孔径大于连接部(1)和固定部(5)与软管(3)连接端的孔径,用于通过机器冲压钢套使软管(3)与连接部(1)和固定部(5)相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简单,有效防止接口附近软管扭曲或变形,增加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龙头软管。
背景技术
目前,水龙头软管广泛应用于水龙头水嘴和自来水进水管之间连接,但传统的软管结构存在如下问题:1.在实际安装过程中,若软管近连接部端的5-10 公分处没有与连接部保持一定平行,软管会存在过度弯曲,对连接部产生一定拉力造成密封接口接触不良,导致漏水等现象;2.连接部与水嘴通过螺纹连接,当连接部安装时会带动软管跟着转动,导致软管一定程度扭曲变形或缠绕,损坏内管导致漏水。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龙头软管,安装方便,有效防止接口附近软管扭曲或变形,增加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龙头软管,一种水龙头软管,包括软管、连接部和固定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套,所述钢套呈中空圆柱状,所述软管与连接部连接的前端和与固定部连接的后端均被钢套包覆且软管前端被压紧密封连接在连接部的连接端上,所述软管前端通过连接部用于与水嘴相连,所述软管后端通过固定部用于与进水管相连,所述软管前端的钢套长度为 10cm~20cm且长度大于连接部与软管连接的连接端长度。
优选地,所述软管的孔径大于连接部和固定部与软管连接端的孔径,用于通过机器冲压钢套使软管与连接部和固定部相固定;
优选地,所述软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外管包覆于内管,所述外管为不锈钢丝编织管,所述内管为EPDM管;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近水嘴端外侧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螺母和内芯,所述内芯通过其顶部的密封垫片与螺母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连接部连接端钢套的长度为10cm~20cm且长度大于连接部与软管连接的连接端长度,保护了钢套内的软管在安装转动时不会发生弯曲或缠绕,在一定程度使软管的安装更简便,有效避免了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在接口处软管过度弯曲对连接部产生的拉力,导致密封接口接触不良,导致漏水等现象,增长软管使用寿命。
2.连接部仅水嘴端外侧设置有双重密封圈,固定部的螺母内设置有密封垫圈,防漏更耐用,进一步增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龙头软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龙头软管的剖面图。
图中:
1.连接部 11.密封圈 2.钢套 3.软管 31.外管 32.内管 4.钢套 5.固定部 51.内芯 52.密封垫圈 53.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清灿,未经李清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10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接式通风管道
- 下一篇:一种家用天然气灶底部防泄漏气密连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