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内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1117.2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0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琳;王双维;王登峰;陈静;袁建昆;崔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6/037 | 分类号: | B60R16/037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掩蔽声 车内 自适应控制系统 自适应控制装置 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装置 扬声器 声信号采集 存储装置 阵列装置 数字信号控制器 声功率放大器 音频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 基础研究 电连接 声品质 芯片 停留 应用 | ||
1.一种车内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内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系统包括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车内声信号采集装置(2)、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装置(3)、扬声器组合/阵列装置(4)与掩蔽声族谱存储装置(5);
所述的车内声信号采集装置(2)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电连接;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装置(3)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电连接;扬声器组合/阵列装置(4)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电连接;掩蔽声族谱存储装置(5)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电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内声信号采集装置(2)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电连接是指:
所述的车内声信号采集装置(2)由车内声信号采集装置传声器(2a)与前置放大器(2b)组成,车内声信号采集装置传声器(2a)、前置放大器(2b)安装在汽车座椅头枕内,车内声信号采集装置传声器(2a)与前置放大器(2b)电连接,前置放大器(2b)的输出端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中的TLV320AIC23的音频控制芯片(12)的ADC输入端MICIN电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装置(3)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电连接是指:
所述的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装置(3)采用符合OBD2协议的CAN总线接头,发动机转速信号采集装置(3)与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中的CAN总线收发器(14)的输入端电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扬声器组合/阵列装置(4)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电连接是指:
所述的扬声器组合/阵列装置(4)由第一扬声器(4a)、第二扬声器(4b)、第三扬声器(4c)与第四扬声器(4d)组成;
所述的第一扬声器(4a)与第二扬声器(4b)安装在驾驶员座椅头枕并和驾驶员的左右耳对应位置,第三扬声器(4c)安装在驾驶员侧B柱头枕高度处,第四扬声器(4d)安装在汽车仪表中控台对应驾驶员座位处,第一扬声器(4a)与第二扬声器(4b)的输入端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中的型号为TPA3116D2的声功率放大器(13)的BSPR输出端电连接;第三扬声器(4c)与第四扬声器(4d)和型号为TPA3116D2的声功率放大器(13)的BSNL输出端电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掩蔽声族谱存储装置(5)和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电连接是指:
所述的掩蔽声族谱存储装置(5)由安全数码卡SD卡卡槽(5a)和SD卡(5b)组成;SD卡(5b)插入安全数码卡SD卡卡槽(5a)内,安全数码卡SD卡卡槽(5a)与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中的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串行外围接口SPI电连接,具体引脚连接为: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SPISOMI引脚与安全数码卡SD卡卡槽(5a)的DAT0引脚电连接,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SPICLK引脚与安全数码卡SD卡卡槽(5a)的CLK引脚电连接,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SPISIMO引脚与安全数码卡SD卡卡槽(5a)的CMD引脚电连接,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SPISTEn引脚与安全数码卡SD卡卡槽(5a)的CD引脚电连接。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掩蔽声品质自适应控制装置(1)由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型号为TLV320AIC23的音频控制芯片(12)、型号为TPA3116D2的声功率放大器(13)与型号为SN65HVD230Q的CAN总线收发器(14)组成;
CAN总线收发器(14)的输出端D引脚与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CANTXA引脚电连接,CAN总线收发器(14)的R引脚与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CANRXA引脚电连接;
型号为TLV320AIC23音频控制芯片(12)的模数转换输出端、数模转换输入端和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B电连接,具体连接关系为:型号为TLV320AIC23音频控制芯片(12)的SCLK引脚、SDIN引脚、DIN引脚、DOUT引脚、LRCOUT引脚、LRCIN引脚与BCLK引脚分别和型号为TMS320F28335的数字信号控制器芯片(11)的SCLA引脚、SDAA引脚、MDXA引脚、MDRA引脚、MFSRA引脚、MFSXA引脚、MCLKRA引脚与MCLKXA引脚电连接;
型号为TLV320AIC23音频控制芯片(12)的RHPOUT引脚与型号为TPA3116D2的声功率放大器(13)的INPR引脚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11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