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雾汽车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1932.9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0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均 |
主分类号: | F21W107/10 | 分类号: | F21W107/10;F21S45/50;F21S45/30;F21V3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罩 大灯 防雾装置 壳体 通气管 汽车灯具 透气孔 灯具 防雾 本实用新型 湿度传感器 空气流通 起雾 内部空气压力 防雾效果 空气交换 空气流动 吹气管 风扇 吹气 空腔 平衡 外部 预防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雾汽车灯具,包括壳体、面罩、通气管和防雾装置,壳体与面罩相连,壳体上设置透气孔,通气管的一端与透气孔相连通,通气管的另一端与面罩相连并与壳体和面罩形成的空腔相连通;大灯工作时,大灯内部通过透气孔与大灯外部进行空气交换,平衡大灯内部空气压力,空气流通后,通气管会将空气带到面罩内部,带动面罩处的空气流通,预防大灯起雾;为了进一步提高大灯防雾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防雾汽车灯具还包括防雾装置,防雾装置包括吹气管、风扇和湿度传感器,防雾装置设置于壳体上远离面罩的一侧且在灯具内部;湿度传感器感应到灯具内部湿度后,防雾装置向大灯内部吹气,加快空气流动,由根本上解决灯具起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雾汽车灯具。
背景技术
当今汽车灯具制造业中,设计、制造、工艺都日趋成熟,车灯质量日益完善。但是到目前为止,灯具起雾仍然是影响车灯质量的一个主要原因。灯具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面罩内表面,不仅影响灯具外观,而且严重影响灯具的照明效果,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起雾形成的雾珠是灯具内积水的主要来源之一,并且由于起雾现象的存在,二次造成灯具内积水,再次成为起雾的原因,严重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另外水蒸气在灯具反射镜和透镜表面的长期凝结会导致灯具材料腐蚀、镀铝层老化变暗、光学效果被破坏等一系列影响功能、性能和外观后果。
目前常规处置方式在灯具内部增加干燥剂和灯具面罩内表面增加防雾漆,使用干燥剂是通过吸收灯具内部水汽,降低灯具内部湿度,让灯具内部没有形成雾气的环境,但是物理干燥剂一段时间吸水饱和后不工作,化学干燥剂吸水饱和后将饱和的水分释放至灯具内部,引起二次起雾,时效较短;防雾漆是通过提高面罩内表面光洁度,让灯具内部无形成雾气的雾气凝结核心,但是,成本较高,高湿环境下易产生水流,损坏电器元件,使用一段时间后,防雾漆挥发后失效;使用干燥剂和防雾漆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灯具起雾的问题。
因此,如何从根本上长效解决汽车灯具起雾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防雾灯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长效解决汽车灯具起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雾汽车灯具,包括壳体、面罩、通气管和防雾装置,所述壳体与所述面罩相连,所述壳体上设置透气孔,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透气孔相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面罩相连并与所述壳体和所述面罩形成的空腔相连通;
所述防雾装置包括吹气管、风扇和湿度感应器,所述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吹气管相连通,所述吹气管的一端和所述湿度传感器伸入所述壳体和所述面罩形成的空腔内,所述防雾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面罩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防雾装置还包括吹气盒,所述吹气盒设置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所述吹气盒与所述吹气管相连通,所述吹气盒内设置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靠近所述吹气管设置。
优选地,所述吹气盒的横截面为梯形,所述吹气盒的较大底面端与所述风扇的出风口处相连,所述吹气盒的较小底面端与所述吹气管相连通,所述吹气盒与所述吹气管相连通处设置过滤层。
优选地,所述防雾装置还包括湿度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风扇和所述湿度感应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湿度感应器靠近所述壳体和所述面罩形成的空腔内的一端朝向所述面罩的易起雾区域。
优选地,所述防雾装置还包括抗干扰电磁上盒和抗干扰电磁下盒,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抗干扰上盒和所述抗干扰下盒形成的容置空腔内,所述抗干扰电磁上盒和所述抗干扰电磁下盒可拆卸连接,所述抗干扰电磁上盒和所述抗干扰电磁下盒加装密封垫圈。
优选地,所述抗干扰上盒的外部设置第一插件和第二插件,所述第一插件和所述第二插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湿度感应器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插件相连,所述风扇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二插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均,未经李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19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色彩可变的LED投光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蒸汽发生器的阶梯式水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