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爬锡板端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3355.7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4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孟国光;索宏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佳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38 | 分类号: | H01R24/38;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 代理人: | 吕晓蕾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端子 端连接器 塑胶 金属连接器 防爬 锡板 绝缘体 射频同轴连接器 注塑 本实用新型 产品成品率 底部表面 爬锡现象 楔形结构 上表面 下表面 插板 焊接 剥离 保证 | ||
一种防爬锡板端连接器,它属于微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对插板端连接器领域,它包括金属连接器外壳,中心端子和设置在中心端子与金属连接器外壳之间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心端子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的中心端子底部的凹槽为楔形结构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在中心端子的下表面设计了凹槽,在注塑时塑胶将通过此凹槽,与中心端子上表面的塑胶连接,将中心端子包裹的更加紧密,在焊接时即使遇到高温,中心端子也不会发生和塑胶的剥离的现象,从而有效的杜绝爬锡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产品成品率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爬锡板端连接器,它属于微射频同轴连接器的对插板端连接器领域。
背景技术:
在计算机或通信设备终端等高频信号传输应用中,为便于各功能区的模块化、在线可测试性或者维修方便,通常在两独立单元之间采用线缆类连接器连接方式。连接线缆的连接器就是板端连接器。板端连接器都是采用注塑的方式将金属外壳和中心端子通过塑胶连接起来,而现有的中心端子的下表面因无塑胶包裹,在焊接时遇高温出现端子与塑胶上下剥离,锡液沿端子上表面与塑胶的间隙进入产品内部,出现爬锡现象,会造成微射频同轴连接器无法组装,或者产品短路情况,导致客户端产品返修,造成材料,人工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牢固,可杜绝爬锡现象的防爬锡板端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爬锡板端连接器,它包括金属连接器外壳,中心端子和设置在中心端子与金属连接器外壳之间的绝缘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中心端子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凹槽。
所述的中心端子底部的凹槽为楔形结构的凹槽。
所述的凹槽的最小深度为0.05mm。
在于所述的中心端子底部的凹槽设置在中心端子的端子柄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在中心端子的下表面设计了凹槽,在注塑时塑胶将通过此凹槽,与中心端子上表面的塑胶连接,将中心端子包裹的更加紧密,在焊接时即使遇到高温,中心端子也不会发生和塑胶的剥离的现象,从而有效的杜绝爬锡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产品成品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心端子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金属连接器外壳2,中心端子1和设置在中心端子与金属连接器外壳之间的绝缘体3。其中金属连接器外壳2和绝缘体3结构和材料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所述的绝缘体3也为现有技术中的塑胶绝缘体。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所述的中心端子的底部表面设置有凹槽12。为了进一步的保证防爬锡效果,所述的中心端子底部的凹槽为楔形结构的凹槽,在本实施例中其凹槽的最小深度为0.05mm,也就是说楔形结构凹槽的深度至少为0.05mm,才可以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凹槽深度可以更深,但是不能影响到中心端子的整体强度。为了方便加工,可以将中心端子底部的凹槽设置在中心端子的端子柄11的下表面。
当对本实用新型注塑时,塑胶从中心端子的上下表面将中心端子包裹。有了这种包裹的结构,在焊接遇高温时就不会出现中心端子与塑胶上下剥离,锡液沿中心端子上表面与塑胶的间隙进入产品内部的情况,从而杜绝爬锡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佳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佳沃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33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头组件
- 下一篇:一种多通道同轴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