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用梁端滑动铰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4078.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0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翔;薛伟辰;黄永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梁端 滑动铰支座 荷载试验 框架节点 滑动滚轴 支墩 钢板 螺帽 本实用新型 梁端支座 上支座 下支座 向下压 端板 加载 可用 螺杆 柱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用梁端滑动铰支座,所述的梁端滑动铰支座由支墩、支墩端板、下支座钢板、上支座钢板、螺杆、螺帽、梁端下部滑动滚轴和梁端上部滑动滚轴组成。该梁端滑动铰支座可用于采用柱端加载方案的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从而使得梁端支座在向下压和向上拉的反复作用下仍能保持滑动铰支座的特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建筑结构试验中常见的采用柱端加载方案的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中使用的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用梁端滑动铰支座。该滑动铰支座可保证梁端在承受向下压和向上拉的反复作用时始终保持滑动铰支座的边界条件,从而保证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的顺利进行以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背景技术
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是建筑结构试验中较为典型的一类试验,它对于揭示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按照加载方案的不同,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主要包括柱端加载和梁端加载两种。其中,柱端加载方案因其能准确模拟柱顶轴压力的P- ∆效应而被认为是更为合理的加载方案。
在采用柱端加载方案的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中,梁端因柱端水平反复荷载作用而产生向下压和向上拉的反复作用,这使得梁端形成既能自由转动同时又能自由滑动的滑动铰支座边界条件一直成为困扰科研人员的难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梁端设置铰接二力杆的方式来模拟。为了适应不同的梁端高度和尺寸,二力杆一般采用电液伺服作动器。这使得接入试验控制系统的作动器数量大幅增加,既不利于试验控制,同时也增加了试验成本。鉴于此,为提供一种经济适用,且具有良好效果的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装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梁端滑动铰支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建筑结构试验中常见的采用柱端加载方案的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中使用的梁端滑动铰支座。该梁端滑动铰支座经济适用,并能保证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的顺利进行以及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框架节点反复荷载试验用梁端滑动铰支座,由梁端下部滑动滚轴1、梁端上部滑动滚轴2、支墩3、支墩端板4、下支座钢板5、上支座钢板6、螺杆7、支墩下螺帽8、支墩上螺帽9、下支座钢板螺帽10、上支座钢板下螺帽11和上支座钢板上螺帽12组成,其中:四根或六根螺杆7对称布置于支墩3上方,四根或六根螺杆7分别依次穿过上支座钢板6、下支座钢板5和支墩端板4,螺杆7与支墩端板4连接处上下两侧通过支墩下螺帽8和支墩上螺帽9固定,螺杆7与下支座钢板5底部连接处通过下支座钢板螺帽10固定,螺杆7与上支座钢板6连接处上下两侧通过上支座钢板下螺帽11和上支座钢板上螺帽12固定;梁端伸入上支座钢板6和下支座钢板5之间,梁端底部通过梁端下部滑动滚轴1与下支座钢板5底部连接,梁端顶部通过梁端上部滑动滚轴2与上支座钢板6顶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梁端下部滑动滚轴1和梁端上部滑动滚轴2均由凹口限位滑动端13、半圆凸口固定端14和滚轴15组成,其中,凹口限位滑动端13底部设置了滚轴15,并进行限位,形成了可沿梁长方向自由滑动的构造;半圆凸口固定端14通过螺栓与梁端固定,凹口限位滑动端13的凹口与半圆凸口固定端14的凸口咬合后,其滚轴15侧与下支座钢板5或上支座钢板6顶紧。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支墩3、支墩端板4、下支座钢板5、上支座钢板6、螺杆7、支墩下螺帽8、支墩上螺帽9、下支座钢板螺帽10、上支座钢板下螺帽11和上支座钢板上螺帽12组成了梁端可承受向下压和向上拉的反复作用的支座系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杆7通过支墩下螺帽8和支墩上螺帽9与支墩端板4形成可靠连接,该连接可承受梁端传导而来的向下压和向上拉的反复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下支座钢板5下部设置了下支座钢板螺帽10,从而可为下支座钢板5提供梁端向下压时的支撑,同时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梁端高度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上支座钢板6上部设置了上支座钢板上螺帽12,从而为上支座钢板6提供梁端向上拉时的支撑,同时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梁端高度和尺寸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40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推拉力计盒
- 下一篇:一种制动钳综合性能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