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板与侧壁一次浇筑成型水池吊模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5563.0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21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侧壁模板 一次浇筑成型 底板模板 加强带 施工面 侧壁 吊模 顶模 浇筑 水池 建筑施工技术 施工技术领域 膨胀 本实用新型 水平施工缝 间隔设置 水池侧壁 水池池壁 水池池体 水池底板 单元式 防漏浆 后支架 交接处 施工缝 桩承式 蓄水池 垫块 渗漏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具体的是蓄水池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底板与侧壁一次浇筑成型水池吊模体系,包括底板顶模、底板模板和侧壁模板,底板顶模与其下方施工面形成水池底板浇筑区域,侧壁模板与底板模板间隔设置形成水池侧壁浇筑区域;侧壁模板后方设置有桩承式壁后支架体系,侧壁模板底部与底部施工面交接处内侧设有防漏浆垫块;于膨胀加强带处设置有膨胀加强带后拆单元式模板。太体系减少了水池池体水平施工缝的数量,降低了水池池壁因施工缝而产渗漏的几率,保证了工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具体的是蓄水池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底板与侧壁一次浇筑成型水池吊模体系。
背景技术
随着混凝土材料的日益广泛应用,目前我国的蓄水池已基本上都采用混凝土施工。为了确保正常用水,需要将水大量储存,目前我国工矿企业因生产需求已建有大量大体积钢筋混凝土蓄水池,但是因施工方法及措施不当,造成蓄水池渗漏的质量事故的也不在少数,大型蓄水池渗漏现象一直不能根本得到解决。为了更好地确保混凝土蓄水池的施工质量,需严格控制混凝土蓄水池的基础、底板、池壁及顶盖的施工质量。
当前各种池体池壁的传统做法均是底板500mm上留置施工缝,无论施工缝是否设置止水片还是其他措施,该处总是水池满水后渗水漏水最大的隐患。常规留置后浇带分次浇筑,工序繁多,时间跨度长,施工成本高,极易在新老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防渗效果差。因此将水池池底板和池壁一次施工完成或减少施工缝是降低渗水漏水的主要根本措施之一。水池池底板和池壁的一次施工就离不开模板支撑结构。此外水池壁板现场浇筑混凝土时容易出现“涨模”或模板变形现象,影响工程质量甚至造成模板坍塌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底板与侧壁一次浇筑成型水池吊模体系,以解决地板与侧壁一次浇筑成型模板问题,从而为一次浇筑成型提供施工保障。通过对模板体系进行创新和设计,选用对拉螺栓与钢管扣件的组合支模体系,正确进行钢筋绑扎和现场混凝土浇捣施工,完工后水池外观光洁,池壁无渗漏现象。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底板与侧壁一次浇筑成型水池吊模体系,包括底板顶模、底板模板和侧壁模板,底板顶模与其下方施工面形成水池底板浇筑区域,侧壁模板与底板模板间隔设置形成水池侧壁浇筑区域;侧壁模板后方设置有桩承式壁后支架体系,侧壁模板底部与底部施工面交接处内侧设有防漏浆垫块;于膨胀加强带处设置有膨胀加强带后拆单元式模板。
作为优选方案,底板顶模上设有顶模抗浮拉件、浇筑观察孔和浇筑振捣孔,底板顶模上设有附着式平板振捣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模板和侧壁模板采用自防水对拉螺杆组件实现紧固,自防水对拉螺杆组件包括螺纹杆,螺纹杆上由两端向中部方向各设有一段丝扣,螺纹杆中部设有止水钢片,止水钢片向螺纹杆两端依次对称设置有固定用钢筋、预防方木块、橡胶垫和螺栓帽。
作为优选方案,侧壁模板的顶部设有侧壁模板顶部吊件
作为优选方案,侧壁模板内侧设有单元式侧壁模板对撑支架。
作为优选方案,桩承式壁后支架体系顶部浇筑有壁后空腔悬臂式封闭顶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侧壁模板采用胶合木模板;侧壁模板内楞采用方木,中间设有方木档,外楞采用钢脚手管。
作为优选方案,桩承式壁后支架体系通过连杆套筒与围护桩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连杆套筒的一端与侧壁模板焊接,另一端与预埋设置在围护桩上的弧形连接钢板连接。
吊模施工是池地板和池壁一起施工,且池壁同时施工高度较高,加固的脚手架无法落在底板混凝土上,也不能直接就放置于垫层上,否则防水处理以及钢管防锈是一个问题。因此模板及支撑体系的选择是否合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防范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江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5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