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5800.3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7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蔚;于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H7/08 | 分类号: | H02H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桂松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隔离电路 电机保护装置 信号调理电路 本实用新型 输入端连接 电机 共模干扰 隔离 多功能保护 抗干扰能力 输出端连接 传输信号 电流信号 电源电路 过热现象 相对比较 转换电压 输出端 处理器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保护装置,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电路,用于转换电压和电流信号;线性隔离电路,线性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用于隔离共模干扰;处理器,与线性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电机的多功能保护,减少了电机过压、过流、过热现象的发生,有利于提升电机的寿命,而且设置了线性隔离电路,一方面,实现了隔离共模干扰,提升了电机保护装置的整体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电路相对比较简单,而且传输信号的精确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保护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机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由于电网波动、负载冲击以及外界环境高温、高湿、高寒、腐蚀度、震动度、风沙、海拔、电磁污染、粉尘等的影响,导致电动机的安全运行受到很大的威胁。因此电动非常容易产生各种故障,轻则影响设备功能重则造成设备损坏和其它安全事故,引起重大的经济损失,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不便,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因此做好电机的保护具有保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及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电动机保护装置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现有的电机保护装置存在以下缺陷:采集检测到的模拟信号直接输入单片机处理的模数转换器中,输入过程易受到干扰,信号的可信度差,电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差,光电耦合器具有较大的非线性,直接用来传输模拟量时精度较差,而传统的调制解调电路和非线性补偿电路既复杂又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电机保护装置,包括: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电路,用于转换电压和电流信号;线性隔离电路,线性隔离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用于隔离共模干扰;处理器,与线性隔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本方案中,输入信号在送入处理器中的模数转换器之前采用线性隔离电路进行隔离,相对于传统的调制解调电路和非线性补偿电路更加简化,电路简单且精确度较高,比采用光电耦合器直接传输模拟信号,精确度更高,提升了整个电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能力,通过信号调理电路,可以将电机的高电压、大电流转换成模数转换器可以适用的低电压小电流,以及经电流量转换成易于测量的电压量,有利于实现电压、电流的检测,从而使得处理器执行相应的保护方案,减少电机过压、过流现象的发生。
优选地,线性隔离电路,包括:第一光耦元件,第一光耦元件的正极连接至线性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第一光耦元件的集电极连接至电源电路,用于提供指定工作电压,第一光耦元件的发射极连接至处理器;第一电阻,第一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光耦元件的负极相连,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一端与第一光耦元件的发射极相连,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电容器,与第二电阻并联连接。
本方案中,由第一光耦元件、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电容器组成线性隔离电路,一方面,实现了隔离共模干扰,提升了电机保护装置的整体抗干扰能力,另一方面,电路相对比较简单,而且传输信号的精确度较高。
优选地,还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电路,用于提供指定工作电压,温度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至线性隔离电路的输入端或处理器。
本方案中,温度检测电路的连入,可以实现电机运行温度的检测,有利于实现电机的过热保护,提升电机的寿命,保障电机的正常运行。
优选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设于电机绕组内指定位置;限流电阻,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至电源电路的指定位置,限流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温度传感器;保护电阻,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温度传感器,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温度传感器与保护电阻之间,放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于线性隔离电路的输入端或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5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