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快速监测灌注桩泥浆漏浆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7374.7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乘胜;范锐;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8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浆 监测组件 泥浆 漏浆 吊绳 本实用新型 快速监测 灌注桩 支架 安全保证 泥浆液面 悬空状态 桩基施工 自动下落 传统的 排浆孔 护筒 绕过 盛装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快速监测灌注桩泥浆漏浆的装置,包括取浆筒、支架、吊绳和监测组件,吊绳的一端与取浆筒相连接,吊绳的另一端绕过支架后与监测组件相连接,监测组件的重量大于取浆筒的重量,取浆筒置于护筒内的泥浆液面以下后,盛装有泥浆的取浆筒使得监测组件处于悬空状态,取浆筒上设有排浆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本装置中取浆筒与监测组件相互连接,当孔内泥浆低于取浆筒底部时,监测组件自动下落,及时提醒发生漏浆,相比传统的人工观察泥浆面高度,以此判断是否漏浆,更加精准及时,为桩基施工提供可靠的质量、安全保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快速监测灌注桩泥浆漏浆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钻孔灌注桩施工越来越多,其施工技术也趋于成熟,已成为国内外施工中最常用的桩基础之一。但是,钻孔灌注桩作为隐蔽工程,控制难度较大,尤其是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冲孔过程中容易造成漏浆进而引发塌孔等现象。目前,大部分漏浆主要凭借施工人员的目测护筒内泥浆面来判断,因此受人为及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一旦作业人员由于长期疲劳施工(尤其是夜间),产生疏忽,导致漏浆问题发现不及时,不仅会影响桩基的施工进度,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既增加了施工成本,还可能对项目部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并且在社会将产成很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监测灌注桩泥浆漏浆的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快速监测灌注桩泥浆漏浆的装置,包括取浆筒、支架、吊绳和监测组件,吊绳的一端与取浆筒相连接,吊绳的另一端绕过支架后与监测组件相连接,监测组件的重量大于取浆筒的重量,取浆筒置于护筒内的泥浆液面以下后,盛装有泥浆的取浆筒使得监测组件处于悬空状态,取浆筒上设有排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本装置中取浆筒与监测组件相互连接,当孔内泥浆低于取浆筒底部时,监测组件自动下落,及时提醒发生漏浆,相比传统的人工观察泥浆面高度,以此判断是否漏浆,更加精准及时,极大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为桩基施工提供可靠的质量、安全保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监测组件包括监测筒和配重块,吊绳远离取浆筒的一端与监测筒相连接,配重块置于监测筒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循环利用。
进一步,支架上设有过孔,吊绳远离取浆筒的一端经过过孔后与监测筒相连。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有效防止吊绳随意滑动位置,保证取浆筒与监测筒通过吊绳相连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取浆筒为内部中空、上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排浆孔设置在取浆筒的外壁上,且排浆孔靠近取浆筒的底壁。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能快速排尽取浆筒内的泥浆,从而让作业人员快速了解到是否漏浆。
进一步,取浆筒的筒口处设有多个与吊绳相匹配的连接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方便吊绳与取浆筒连接,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取浆筒工作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快速监测灌注桩泥浆漏浆的装置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快速监测灌注桩泥浆漏浆的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取浆筒,110、排浆孔,120、连接孔,2、支架,3、吊绳,4、监测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73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灌注桩钢护筒埋设位置检测尺
- 下一篇:一种步履式静载检测反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