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7511.7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9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龙雨涵;郭子洋;詹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7/02 | 分类号: | G05D27/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普洱熟茶 发酵室温 控制系统 湿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 电源模块 发酵环境 温度信息采集模块 湿度信息采集 温湿度传感器 检测和控制 温湿度环境 风机模块 加湿模块 经验操作 控制模块 驱动模块 显示模块 自动检测 控制器 发酵室 实时性 发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的控制系统,包括单体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控制系统,所述单体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普洱熟茶发酵室控制模块、湿度信息采集模块、温度信息采集模块、电源模块Ⅰ、驱动模块、风机模块、加湿模块和电源模块Ⅱ。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控制器STM32F405RGT6和温湿度传感器对普洱熟茶发酵环境的温湿度进行了检测和控制,有很好的实时性和精确性,通过本控制系统,不仅能用于实现对普洱熟茶发酵环境的自动检测和控制,还能使工作人员能通过显示模块了解普洱发酵时实时的温湿度环境,此过程不仅节省大量的劳动力,降低了工人凭经验操作失误的风险,同时较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的控制系统,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普洱熟茶茶性温和,有养胃,防癌,降血脂、减肥等多种保健功效,所以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相对于普洱生茶,普洱熟茶在制作过程更加复杂。其制作工艺流程一般包括:生茶毛茶、湿水、渥堆、干燥、分级、蒸压、干燥摊凉。其中渥堆和干燥这两道工序对于温湿度的要求极其严格。所以掌握好温湿度是生产普洱熟茶的关键。
目前,一般是使用温湿度计来检测普洱熟茶发酵环境的温湿度,然后通过人工加水、通风等方式来来保证普洱熟茶发酵所需的最适环境。这种方法严重依靠人工经验,不仅需要人工时刻在现场来进行操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不能保证发酵所需环境的精确性。
因此有必要在普洱熟茶发酵室使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时了解茶叶发酵的温湿度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自动处理,同时便于工人进行相应的工序处理,而建立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的控制系统需要考虑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的控制系统的构成及连接问题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的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的控制系统,包括单体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控制系统B,所述单体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控制系统B包括普洱熟茶发酵室控制模块B1、湿度信息采集模块B2、温度信息采集模块B3、电源模块ⅠB4、驱动模块B5、风机模块B6、加湿模块B7和电源模块ⅡB8;
所述湿度信息采集模块B2、温度信息采集模块B3的输出端与普洱熟茶发酵室控制模块B1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ⅠB4用于给普洱熟茶发酵室控制模块B1供电,普洱熟茶发酵室控制模块B1的输出端与驱动模块B5的输入端相连,驱动模块B5的输出端分别与风机模块B6、加湿模块B7的输入端相连,电源模块ⅡB8用于给风机模块B6、加湿模块B7供电。
还包括主监视基站A,所述主监视基站A包括主监视基站控制模块A1、显示模块A2、无线传输收发模块ⅠA3、和报警模块A4,所述主监视基站控制模块A1的输出端与显示模块A2的输入端、报警模块A4的输入端相连,主监视基站控制模块A1与无线传输收发模块ⅠA3连接;
所述单体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控制系统B还包括无线传输收发模块ⅡB9,无线传输收发模块ⅡB9与普洱熟茶发酵室控制模块B1连接;
所述主监视基站A中无线传输收发模块ⅠA3与单体普洱熟茶发酵室温湿度控制系统B中无线传输收发模块ⅡB9进行无线通信。
所述主监视基站控制模块A1、普洱熟茶发酵室控制模块B1采用STM32F405RGT6。
所述湿度信息采集模块B2采用湿度传感器,温度信息采集模块B3采用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合了控制器STM32F405RGT6和温湿度传感器对普洱熟茶发酵环境的温湿度进行了检测和控制,有很好的实时性和精确性,通过本控制系统,不仅能用于实现对普洱熟茶发酵环境的自动检测和控制,还能使工作人员能通过显示模块了解普洱发酵时实时的温湿度环境,此过程不仅节省大量的劳动力,降低了工人凭经验操作失误的风险,同时较大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75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精梳工序温湿度控制机
- 下一篇:一种可控制内波水槽流体分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