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芯棒加工的多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0931.0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4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滨海龙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B23Q3/00;B23B2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倩 |
地址: | 3000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芯棒加工 套管 支撑套管 可拆卸 可拆卸安装 连接件 芯棒 多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第二连接件 第一连接件 同轴 有效节省成本 车削设备 主机箱 尾座 加工 灵活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芯棒加工的多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件和可拆卸支撑套管,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支撑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同轴可拆卸安装在第一连接件上,第二套管同轴可拆卸安装在第二连接件上。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传统芯棒车削设备的主机箱和尾座上可拆卸安装连接件和可拆卸支撑套管实现芯棒加工的多样化,可以根据待加工芯棒的长度和直径,选择适应的可拆卸支撑套管,同时调节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待加工芯棒的长度,使得芯棒加工灵活便捷,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芯棒加工,有效节省成本,提高芯棒加工生产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芯棒加工领域,涉及芯棒切削走刀工艺,尤其是一种适用于芯棒加工的多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芯棒切削走刀生产工艺中,需要将芯棒一端同轴安装在主机箱上,另一端安装在尾座的顶尖上,尾座通过在滑轨上实现位移,在尾座与主机箱之间的滑轨上安装削刀架,芯棒通过刀架上的车刀对工件进行切削,以完成芯棒的走刀工艺。
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芯棒通常是通过普通的法兰或者钳夹固定在主机箱和尾座之间的,对于不同规格型号的芯棒,无法实现长度和半径的调节,进而影响加工生产效率,费时费力,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不同规格直径芯棒加工且有效提高芯棒加工工艺的芯棒加工的多用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芯棒加工的多用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件和可拆卸支撑套管,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支撑套管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上一体制出有第一腔体,所述的第一套管同轴可拆卸安装在该第一腔体中,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法兰,第二连接法兰上一体制出有第二腔体,所述的第二套管同轴可拆卸安装在该第二腔体中。
而且,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一端均一体制出有螺纹杆,该螺纹杆外壁开设有外螺纹,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的螺纹杆同轴可拆卸螺纹旋拧插装在对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与所述的内螺纹紧固配合。
而且,在所述第一套管上,与所述螺纹杆相反侧同轴套装有橡胶套,在所述第二套管上,与所述螺纹杆相反侧的中央位置同轴设置有芯棒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传统芯棒车削设备的主机箱和尾座上可拆卸安装连接件和可拆卸支撑套管实现芯棒加工的多样化,可以根据待加工芯棒的长度和直径,选择适应的可拆卸支撑套管,同时调节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待加工芯棒的长度,使得芯棒加工灵活便捷,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芯棒加工,有效节省成本,提高芯棒加工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适用于芯棒加工的多用固定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连接件和可拆卸支撑套管,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支撑套管包括第一套管3和第二套管7,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法兰1,第一连接法兰上一体制出有第一腔体2,所述的第一套管同轴可拆卸安装在该第一腔体中,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二连接法兰9,第二连接法兰上一体制出有第二腔体8,所述的第二套管同轴可拆卸安装在该第二腔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滨海龙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滨海龙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09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