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肘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2538.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拉斐尔·比达尔·罗德里格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拉斐尔·比达尔·罗德里格斯 |
主分类号: | A61H3/02 | 分类号: | A61H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 31316 | 代理人: | 郭海锋 |
地址: | 西班牙马德里大区弗雷斯诺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一种肘杖,其具有呈杆状的杖本体,所述杖本体包括:与位于下部的下杆,和位于使用者的前臂处的上杆,其中:所述下杆呈直线段,所述上杆呈曲线段,所述下杆和所述上杆的交界处呈相切连接关系布置,且所述下杆和所述上杆之间连续平滑连接,其具有连续平滑连接外形,在使用时可沿其轴线自由调节,外形轻便、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行动辅助用具,特别是肘杖。
背景技术
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其主要常见类型有:手杖、肘杖和腋杖,以适用于不同人群和应用环境。特别是肘杖和腋杖作为康复用辅助用具对较为严重的下肢行动不便者提供了有效的辅助。
腋拐首先被作为辅具而大量被使用,但后来产生的一些问题如:躯干的过度前倾,腋窝软组织损伤、局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神经受到压迫而引起的疾病病痛的名字为拐杖瘫痪/麻痹Crutch paralysis),并且这些问题也最终影响了使用者的步态,所以渐渐的腋拐在欧美国家近乎绝迹,肘拐取而代之。肘拐通常具有把手部分和臂环部分,其使用对姿势控制要优于腋拐,同时很好地规避了腋拐使用中腋窝软组织、神经及血管的继发损伤问题。
如中国专利CN204246445U,其把手部分与下支撑杆相连,其臂环部分与上支撑杆相连,又如中国专利CN204072675U,其上下支撑杆在横向方向具有多处辅助连接。
但现有技术中的肘杖结构复杂具有多个部件且整体笨重,在使用时产生不便。特别是在进行调节以适用不同人群、不同使用环境和不同康复阶段时,其调节操作的不便性(例如需伸缩调节并锁定高度等操作)、适应性和舒适性均有所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轻便的新型肘杖;该肘杖还能够具有方便的调节操作,尽可能方便使用者直接进行调节操作,减少陪护的强度;该肘杖还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够适合不同身体条件的使用者,减少更换带来的不便;而该肘杖的配件应尽量的少,使用方便,安装替换便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肘杖,其具有呈杆状的杖本体,所述杖本体包括:与位于下部的下杆,和位于使用者的前臂处的上杆,其中:所述下杆呈直线段,所述上杆呈曲线段,所述下杆和所述上杆的交界处呈相切连接关系布置,且所述下杆和所述上杆之间连续平滑连接。
作为实施例,所述杖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实施例,沿所述杖本体的轴线方向,所述杖本体的外廓表面为连续平滑的柱面。
作为实施例,所述外廓表面的外圆周的横截面为具有长轴和短轴的异性面。
作为实施例,所述异性面为椭圆形或腰形。
作为实施例,所述杖本体上还布置有:与所述使用者的手相匹配的把手,和容纳所述使用者的前臂的臂环;所述把手和所述臂环分别沿所述上杆具有连续的且多个安装位置。
作为实施例,所述把手和所述臂环分别沿所述下杆具有连续的且多个安装位置。
作为实施例,所述把手和所述臂环分别相对所述杖本体固定安装连接。
作为实施例,所述把手和所述臂环分别具有穿过所述杖本体并与其相安装配合的安装孔,且所述外廓表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相限位并摩擦接触配合。
作为实施例,当所述把手上作用有所述使用者的外力时,所述把手与所述上杆固定配合连接。
作为实施例,所述臂环的安装孔与所述上杆之间经压力卡接连接。
作为实施例,所述把手和所述臂环分别经注塑一体成型,所述安装孔为圆孔或椭圆孔。
作为实施例,所述臂环容纳所述使用者的前臂。
作为实施例,所述把手的手持部分的外部包覆有替换保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拉斐尔·比达尔·罗德里格斯,未经拉斐尔·比达尔·罗德里格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25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