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性梁支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3254.8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7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俊;汪涛;杨琛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20 | 分类号: | F22B3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板 刚性梁 钢板 圆角 本实用新型 支座结构 开口端 内翼缘 钢板连接 节省材料 制造周期 墙连接 滑动 上端 角钢 同侧 下端 卡住 穿过 替代 制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刚性梁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板,弯板的上端为开口端,下端为圆角端,弯板的开口端直接与钢板或管墙连接固定,在弯板的圆角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块钢板,钢板连接固定在刚性梁的内翼缘上,两件构件分别穿过同侧的钢板后,从左、右两侧将弯板卡住,弯板的圆角端与刚性梁内翼缘的接触,形成滑动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钢板替代了现有支座的角钢,更加易于制造,同时更节省材料,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炉膛水冷壁和刚性梁的刚性梁支座。
背景技术
刚性梁支座用于连接炉膛水冷壁和刚性梁,将水冷壁和刚性梁连成一体,增加水冷壁的刚度。其作用是传递炉膛内正负压力载荷给刚性梁。刚性梁支座一端连接到水冷壁(热态),另一端连接到刚性梁(冷态),它们之间的热膨胀差通过刚性梁支座来吸收,是刚性梁系统中重要的受力件。
现有的刚性梁支座由角钢和鞍形板共同构成,该结构与刚性梁接触面积大,传热多,制造所需材料多,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膨胀不畅的状况,导致刚性梁弯曲变形。而且该结构的角钢制造复杂,材料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刚性梁弯曲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刚性梁支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板,弯板的上端为开口端,下端为圆角端,弯板的开口端直接与钢板一或管墙连接固定,在弯板的圆角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块钢板二,钢板二连接固定在刚性梁的内翼缘上,两件构件分别穿过同侧的钢板二后,从左、右两侧将弯板卡住,弯板的圆角端与刚性梁内翼缘的接触,形成滑动副。
优选地,在所述钢板一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构件的腰圆孔。
通过上述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支座利用开有腰圆孔的钢板和弯板以及构件构成了简单的支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钢板替代了现有支座的角钢,更加易于制造,同时更节省材料,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刚性梁支座与刚性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刚性梁支座与刚性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由刚性梁1、管墙2、钢板3、弯板4、钢板5及构件6组成。
构件6穿过位于弯板4的圆角端的左、右两侧的两块钢板5的腰圆孔,从左、右两侧将弯板4卡住。弯板4与刚性梁1内翼缘的接触,形成滑动副。弯板4 焊接在钢板3或直接焊接在管墙2上,钢板5焊接在刚性梁的内翼缘上。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由该图可见,钢板5与弯板4的上端面保持紧贴,与其下端面留有一定间隙D1。弯板4的圆角端抵住刚性梁1的内翼缘,他们的接触面也就是管墙膨胀时,支座与水平梁的相对滑动面。钢板3固定在管墙2上。
刚性梁1重量通过钢板5传递给弯板4,再通过钢板3最终作用于管墙2上。
本实用新型虽然能以较佳实例揭示如上,但是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32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锅炉混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去除排水管内部气泡的燃烧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