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杂光的透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4435.2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5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廖彩明;邓涛;余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永明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正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8 | 代理人: | 赵白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出光面 透镜体 光学反射面 透镜装置 去杂 圆锥 凹面 底面 内陷 本实用新型 尖锥形结构 圆锥形透镜 杂散光消除 光斑 凹槽凸面 圆形凹槽 光作用 外凸起 正平面 锥形面 凸面 圆面 同心 侧面 清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去杂光的透镜装置,透镜装置为类圆锥形透镜体,透镜体包括主出光面和光学反射面;透镜体正平面的中心内陷形成一圆形凹槽形成凹槽凹面和凹槽凸面,凹槽凹面为第一主出光面,透镜体凸面为第二主出光面,第一主出光面和第二主出光面为同心圆面;透镜体的圆锥面的底部内陷形成一出光凹槽,出光凹槽的底面为中心向外凸起的锥形面,出光凹槽的底面为第一光学反射面,透镜体的圆锥面的侧面为第二光学反射面,出光凹槽内形成尖锥形结构达到了很好的去杂光作用,将LED灯发出的杂散光消除,形成更清晰更均匀且无杂光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杂光的透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领域开始使用LED灯,其LED灯的透镜装置直接影响着LED灯的照射效果。目前市场上小角度(全角10度以下)的LED透镜都存在主光斑良好、边缘杂散光斑且难以消除等问题。边缘杂散光斑的问题导致灯具照明效果很不理想,照射面光斑不均匀影响照射效果,不能满足使用者的照射要求。现有技术中LED透镜结构的照明光线的边缘杂散光斑多且光斑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去杂光的透镜装置,形成的照射光斑更均匀更漂亮,解决了目前LED透镜边缘杂散光斑多、光斑不均匀等诸多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去杂光的透镜装置,所述透镜装置为类圆锥形透镜体,所述透镜体包括主出光面和光学反射面;所述透镜体正平面的中心内陷形成一圆形凹槽面形成凹槽凹面和凹槽凸面,所述凹槽凹面为第一主出光面,所述透镜体凸面为第二主出光面,所述第一主出光面和第二主出光面为同心圆面;所述透镜体的圆锥面的底部内陷形成一出光凹槽,所述出光凹槽的底面为中心向外凸起的锥形面,所述出光凹槽的底面为第一光学反射面,所述透镜体的圆锥面的侧面为第二光学反射面,所述第一主出光面、第二主出光面、第一光学反射面和/或第二光学反射面用于消散LED灯照射出的杂散光斑。
其中,所述第一主出光面为高光亮平面,所述第二主出光面为阵列排布的驻点透镜平面。
所述第一光学反射面为磨砂锥形面,所述第二光学反射面为高光亮锥形面。
所述第一光学反射面采用晒纹工艺。
所述第一主出光面的中心和所述第一光学反射面的中心在一竖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去杂光的透镜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去杂光的透镜装置,主要采用出光凹槽A内形成尖锥形结构达到了很好的去杂光作用,将LED灯发出的杂散光消除,形成更清晰更均匀且无杂光斑的效果。解决了目前LED透镜边缘杂散光斑多、光斑不均匀等诸多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杂光的透镜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杂光的透镜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杂光的透镜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杂光的透镜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永明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永明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4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控调光1度角LED光束灯
- 下一篇: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反光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