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端子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5794.X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4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吴天德;刘铭;卢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资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线端子 端子体 接线端子结构 缠绕 接线板 本实用新型 卡掣部 缠绕固定 焊接固定 一体成型 电机相 过线槽 绕线槽 固连 卡固 凸伸 相线 向内 焊接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线端子结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接线端子结构,由接线板及接线端子组成,接线端子卡固于接线板上,电机的相线通过接线板上的过线槽固定于接线端子上。所述的接线端子由端子体、卡掣部、缠绕部组成,朝下的卡掣部固连于端子体的两侧,缠绕部凸伸于端子体前,缠绕部的两侧设有向内凹的绕线槽。所述的端子体、卡掣部及缠绕部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原来的电机相线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而改变成缠绕固定,从根本上杜绝了由于焊接所带来的弊端,且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固定电机相线的接线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是几乎所有的电动设备的动力源提供者。现有电机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都是将电机内的相线统一固定在接线板上。但是,在固定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焊接不牢固、虚焊、受震动脱落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产品的不良率时有出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固定电机相线的接线端子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接线端子结构,由接线板及接线端子组成,接线端子卡固于接线板上,电机的相线通过接线板上的过线槽固定于接线端子上。
所述的接线端子由端子体、卡掣部、缠绕部组成,朝下的卡掣部固连于端子体的两侧,缠绕部凸伸于端子体前,缠绕部的两侧设有向内凹的绕线槽。
所述的端子体、卡掣部及缠绕部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由于将原来的电机相线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而改变成缠绕固定,从根本上杜绝了由于焊接所带来的弊端,且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3为接线端子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1~3,一种接线端子结构,由接线板1及接线端子2组成,接线端子2卡固于接线板1上,电机的相线通过接线板1上的过线槽11固定于接线端子2上。
所述的接线端子2由端子体21、卡掣部22、缠绕部23组成,朝下的卡掣部22固连于端子体21的两侧,缠绕部23凸伸于端子体21前,缠绕部23的两侧设有向内凹的绕线槽231。
所述的端子体21、卡掣部22及缠绕部23一体成型。
当应用本实用新型时,操作者将接线端子2的卡掣部22卡固于接线板1对应的槽孔内,又将电机的相线从电机内的定子绕组中拉出,嵌入并通过接线板1上的过线槽11,并将相线的头部缠绕固定在接线端子2的缠绕部23即可。
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接线端子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资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资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57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针固定板、定子组件和电机
- 下一篇:线圈固定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