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体式预制电力管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7836.3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15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贾登忠;张志华;罗元勋;李瑞基;吴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中昇东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管 上构件 下构件 分体式 预制 本实用新型 配合 标准化生产 方便运输 单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分体式预制电力管沟,包括带多个上部分电力管孔的上构件及带多个下部分电力管孔的下构件,且上构件与下构件配合形成多个完整的电力管孔;所述上构件与下构件之间设置多个中构件;中构件与中构件配合,以及中构件分别与上构件、下构件配合均形成多个完整的电力管孔。通过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预制电力管沟,实现标准化生产及安装,实现一模适用多件,减轻单件重量,方便运输及安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城市地下管网系统的电力管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预制电力管沟。
背景技术
电力管沟是指在城市道路下面建造一个市政电力、通信等市政管线集中排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传统的电力管沟一般采用现浇管沟,现场排管方式,其施工周期太长。也有一些预制式的电力管沟,一般采用一体式的,其体积大,重量重搬运安装及其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难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预制电力管沟,其运输、安装方便,大大减少施工周期。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预制电力管沟,包括带多个上部分电力管孔的上构件及带多个下部分电力管孔的下构件,且上构件与下构件配合形成多个完整的电力管孔。
所述上构件与下构件之间设置中构件;中构件分别与上构件、下构件配合均形成多个完整的电力管孔。
所述上构件与下构件之间设置多个中构件;中构件与中构件配合,以及中构件分别与上构件、下构件配合均形成多个完整的电力管孔。根据排管数量的要求,可以增加中构件,从而增加电力管孔。
上述上部分电力管孔及下部分电力管孔的横截面均为半圆形,实现对称半圆,方便安装圆形的管件。
上述上构件与下构件的横截面互相对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分体式预制,实现标准化生产及安装,实现一模适用多件,减轻单件重量,方便运输及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分体式预制电力管沟,包括带四个上半圆电力管孔4的上构件1及带四个下半圆电力管孔4的下构件2,上构件1与下构件2配合可形成四个完整的圆形电力管孔4。上构件1与下构件2之间设置两个个中构件3;中构件3与中构件3配合,以及中构件3分别与上构件1、下构件2配合均可形成四个完整的圆形电力管孔4,方便安装圆形电力管件。
安装时,将下构件2吊入地下,四个下半圆电力管孔4中分别放入四根电力管件,将中构件3吊入,与下构件2及电力管件配合好,中构件3的上部放入电力管件,再将另一个中构件3吊入,与下面的中构件3及电力管件配合好,再在其上放入电力管件,将上构件1吊入,与下面的中构件3及电力管件配合好;然后通过上构件1、中构件3、下构件2侧部预留的纵向装配孔5,装入PC钢棒,通过上下螺母紧固,从而实现上构件1、中构件3、下构件2的纵向紧固。上构件1、中构件3、下构件2的横向截面的侧部均设有横向装配孔5,装入PC钢棒,通过螺母紧固,实现多个电力管沟横向固定。如此便实现带十二个电力管孔及电力管件的电力管沟的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中昇东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中昇东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7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管定位套件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的外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