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8305.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4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鲜保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主分类号: | F24T10/20 | 分类号: | F24T10/20;F22B1/02;F03G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水井 水平段 岩层 干热 干热岩 伸入 热交换 本实用新型 双层水平 多分支 分支井 换热井 伸出 热量利用率 水平设置 注水水平 钻井 地表 发电 | ||
1.一种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包括注水井(2)和集汽井(3),其特征在于,注水井(2)和集汽井(3)均伸入地表(1)以下的干热岩层(10),未伸入干热岩层部分的注水井(2)和集汽井(3)均设置有井壁,伸入干热岩层部分的注水井包括多个朝四周水平伸出的注水井水平段(6),集汽井(3)有多个,伸入干热岩层部分的集汽井包括水平设置的集汽井水平段(7),集汽井水平段(7)的总数量与注水井水平段(6)的总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个注水井水平段上均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呈向两侧水平伸出的多个注水水平段分支井(8),每个集汽井水平段(7)上均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呈向两侧水平伸出的多个集汽水平段分支井(9),集汽井水平段位于与其对应的注水井水平段的正上方,集汽井水平段两侧的集汽水平段分支井位于与其对应的注水井水平段两侧的注水水平段分支井的正上方,注水井(2)和集汽井(3)的上口部均伸出地表,注水井(2)的上口部通过第一输送管路(11)与高压水泵(15)的出水口相连,高压水泵(15)的进水口与蓄水池(16)的出水口相连,每个集汽井(3)的上口部分别通过第二输送管路(12)与发电设备(17)的蒸汽进口相连,发电设备(17)的循环水出口与蓄水池(16)的进口相连,构成地热换热循环发电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水水平段分支井(8)包括呈左右交错布置在注水井水平段(6)两侧的第一注水分支(8a)和第二注水分支(8b),第一注水分支(8a)和第二注水分支(8b)的长度均呈由靠近注水井井口侧朝向远离注水井井口侧递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注水分支(8a)呈向前倾斜状设置在注水井水平段(6)的一侧,第二注水分支(8b)呈向前倾斜状设置在注水井水平段(6)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汽水平段分支井(9)包括呈左右交错布置在集汽井水平段(7)两侧的第一集汽分支(9a)和第二集汽分支(9b),第一集汽分支(9a)和第二集汽分支(9b)的长度均呈由靠近集汽井井口侧朝向远离集汽井井口侧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集汽分支(9a)呈向前倾斜状设置在集汽井水平段(7)的一侧,第二集汽分支(9b)呈向前倾斜状设置在集汽井水平段(7)的另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泵(15)与注水井(2)上口部之间的第一输送管路(1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3),各个集汽井(3)上口部与发电设备(17)之间的第二输送管路(12)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阀门(14);所述第一输送管路(11)与注水井(2)上口部之间为密封连接,第二输送管路(12)与集汽井(3)上口部之间为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井水平段(6)与未伸入干热岩层部分的注水井之间设置有位于干热岩层内的注水井过渡段(4);所述集汽井水平段(7)与未伸入干热岩层部分的集汽井之间设置有位于干热岩层内的集汽井过渡段(5),注水井过渡段(4)和集汽井过渡段(5)的内壁上均设置有钢套管和混凝土制成的固井井壁(1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汽井水平段(7)与注水井水平段(6)的间距为30-300m,注水井井口和集汽井井口的间距为50-500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汽井(3)有均布在注水井(2)四周的2-6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热岩双层水平多分支换热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设备(17)与蓄水池(16)之间设置有换热器(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83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热井采灌复合式井口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斜井连通地热换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