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燃烧废气除气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8695.7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77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创新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90;B01D53/56;B01D53/32;B01D50/00;B01D46/54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氧化物 集成陶瓷 浓缩室 除尘 进气口 螺旋出灰装置 本实用新型 低温等离子 除尘装置 催化还原 垃圾燃烧 连接管道 除气 硫室 废气 除尘效果 除气效率 粉尘过滤 工厂废气 排出装置 维护方便 直接排放 多孔座 废气量 排气口 预氧化 掉落 水箱 除氮 粉尘 过滤 冷却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燃烧废气除气除尘装置,主要由螺旋出灰装置、进气口、除尘浓缩室、集成陶瓷膜机构、除氮室、低温等离子机构、SCR氮氧化物催化还原机构、连接管道、水箱、除硫室、多孔座、排气口等组成。集成陶瓷膜机构位于除尘浓缩室的上方,气体经过进气口进入除尘浓缩室,经过集成陶瓷膜机构将气体中粉尘过滤,粉尘掉落至下方的螺旋出灰装置后被排出装置,过滤后的气体经过低温等离子机构预氧化后进入SCR氮氧化物催化还原机构,除去氮氧化物后通过连接管道排入除硫室进行除硫冷却,最终直接排放入大气。本实用新型具有处理废气量大、除气效率高、除尘效果好、运行可靠、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厂废气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新型的垃圾焚烧废气除尘除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燃烧废气除气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垃圾燃烧废气处理要求的提高,废气除尘除气装置逐渐成为垃圾焚烧废气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的除尘除气装置普遍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当入口浓度增大时,同一过滤面积上积灰速度快,压力损失随之增加,滤袋容易堵塞,废气无法快速进入下一个工艺流程,因此不得不增加清灰次数,降低了滤袋的使用寿命,也使除尘效率降低;市面上垃圾燃烧废气除气装置的除尘浓缩室、除氮室和水箱大多横向分布,占地面积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垃圾燃烧废气除气除尘装置,该装置结构紧凑,使得除尘除气装置更加灵活通用化,并且能够拓展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方案: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垃圾燃烧废气除气除尘装置,其采用立式上下排布的结构,包括立式壳体,立式壳体从上往下依次分为除氮室、除尘浓缩室、水箱,所述除尘浓缩室开有进气口、除尘浓缩室底部设有与外界相通的螺旋出灰装置、除尘浓缩室内部吊装有集成陶瓷膜机构,所述水箱内部设有除硫室、把除硫室固定的多孔座,所述水箱上方开设有排气口,其特征在于,除氮室内部设有低温等离子机构和SCR氮氧化物催化还原机构、低温等离子机构左侧紧靠着SCR氮氧化物催化还原机构、SCR氮氧化物催化还原机构一侧开设有与水箱相连通的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直通除硫室,除氮室与陶瓷膜机构连通。三个腔室上下排布减小了占地面积,可以进行除尘、除硫和除氮一同进行,进一步提高了气体排放的标准。
进一步的,所述集成陶瓷膜机构共有6个,分别位于除尘浓缩室内部的上方,三个串联为一组,共两组,陶瓷膜覆盖除尘浓缩室的整个上方区域。增加了过流面积,满足更多的进气量。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开设在除尘浓缩室侧壁,进气口对准集成陶瓷膜机构一侧。利用进入气体反吹陶瓷膜,保证集成陶瓷膜机构的洁净。
进一步的,所述低温等离子机构和SCR氮氧化物催化还原机构安装在除氮室中部,集成陶瓷膜机构的正上方。使过滤后的气体无需再通过管道直接进入除氮室除去氮氧化物,提高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除硫室安装在水箱底部。采用气升式急冷结构设计,让进入的气体与液相充分接触,提高除硫效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观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添加集成陶瓷膜机构、低温等离子机构、SCR氮氧化物催化还原机构以及气升式急冷结构等方法,使得本装置成为一种处理废气量大、废气处理彻底。
2.通过进气口设置在集成陶瓷膜机构一侧,清灰效果好,除尘效率高、运行可靠。
3.通过除尘浓缩室、除氮室和水箱上下排布,减小了整个装置的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图1为垃圾燃烧废气除气除尘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创新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创新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8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