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点式深浅药剂投加污泥管道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8786.0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晓林;李楠;郝丽岭;邱家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合川排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管道 加药管道 污泥管道 混合器 管内 污泥 点式 深浅 本实用新型 管道混合器 螺旋导流槽 絮凝剂溶液 呈螺旋状 混合效果 体内液体 液体形成 混合液 絮凝剂 流体 螺纹 内壁 前部 涡旋 旋流 连通 流出 流动 | ||
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分点式深浅药剂投加污泥管道混合器,它包括混合管道,所述混合管道的前端与污泥管道相连,混合管道的内径大于污泥管道的内径,在所述混合管道的内壁上设有螺纹,在混合管道的前部连接有第一加药管道,在混合管道的后部连接有第二加药管道,所述的第一加药管道和第二加药管道均与混合管道连通。本装置的混合器通过管内的螺旋导流槽结构有效增加了絮凝剂溶液与污泥接触面积,同时由于絮凝剂分别从2个不同深度的投加点进入管道混合器内,形成涡旋,不仅改善了药剂与污泥的混合效果,而且混合液呈螺旋状流出,可以带动管内后端液体形成管内旋流,再次促进液体与药剂和污泥混合形成的流体高效混合,提高管体内液体的流动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分点式深浅药剂投加污泥管道混合器。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是整个废水处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为了提高污泥的固含量,污泥经常要经过脱水处理。污泥脱水一般在机械脱水前投加絮凝剂,便于机械脱水,对节约用水、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中水回用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多数絮凝剂加药装置为加药管直接单点投加药剂到污泥管道中,药剂与污泥接触面有限,且在管道中絮凝剂溶液的流态单一,导致絮凝剂溶液与污泥混合效果不佳,需要靠增加絮凝剂投加量以降低脱水污泥的含水率,造成药剂浪费及污泥含水率不能达到理想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在进行污泥处理时,存在投放的药剂与污泥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药剂与污泥的混合程度,达到降低污泥含水率的分点式深浅药剂投加污泥管道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分点式深浅药剂投加污泥管道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管道,所述混合管道的前端与污泥管道相连,所述混合管道的内径大于污泥管道的内径,在所述混合管道的内壁上设有螺纹,在混合管道的前部连接有第一加药管道,在混合管道的后部连接有第二加药管道,所述的第一加药管道和第二加药管道均与混合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器在使用时,直接通过第一加药管道和第二加药管道向混合管道内加入絮凝剂,由于两个加药管道的安装位置不同,因此絮凝剂进入到混合管道内后能够充分的与污泥混合,达到快速、高效脱水的效果,还能够明显的降低絮凝剂的使用量,节省成本。
优化地,所述污泥管道的直径为108mm,所述混合管道的直径为325mm。这里采用了直径更大的混合管道,这样使得污泥能够在管道内更加充分的混合、脱水,与絮凝剂结合的时间周期也更长。
优化地,所述第一加药管道和第二加药管道均伸入混合管道内,第一加药管道的端头与混合管道的内壁间距为50mm,第二加药管道的端头与混合管道的内壁间距为100mm。本实用新型采用不同深度的加药管设计,使得絮凝剂既能在中部也能在内部与污泥混合,达到了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加速脱水的效果。
优化地,在所述混合管道内壁上焊接有不锈钢螺旋,所述不锈钢螺旋固定后在混合管道内壁上形成所述螺纹。本实用新型采用安装不锈钢螺旋的方式,有利于简化混合管道的制作,更加方便。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的混合器通过管内的螺旋导流槽结构有效增加了絮凝剂溶液与污泥接触面积,同时由于絮凝剂分别从2个不同深度的投加点进入管道混合器内,形成涡旋,不仅改善了药剂与污泥的混合效果,而且混合液呈螺旋状流出,可以带动管内后端液体形成管内旋流,再次促进液体与药剂和污泥混合形成的流体,高效混合,提高管体内液体的流动速度。通过改变絮凝剂溶液和污泥在管道内部的流态,使药剂与污泥充分混合均匀,解决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高和絮凝剂单耗高的问题。本装置投用后,分别采用单台、2台离心机在絮凝剂溶液配比浓度为1‰、2‰、3‰的不同情况下为期15天的脱泥上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污泥含水率最低值可达77.4%,絮凝剂单耗下降近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点式深浅药剂投加污泥管道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合川排水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合川排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87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污泥处理的絮凝剂自动检测加药装置
- 下一篇:双层玻陶熔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