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0146.9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6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林龙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千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张文宣;刘锦霞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废水 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 处理箱 搅拌器 电机 废水处理技术 过滤管道 废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以及过滤管道。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油墨废水处理系统能够更好地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提高对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且很好地将油墨废水处理产生的废渣进行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预测工业废水占总污水量的70%以上。而工业废水又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主。高浓度有机废水对环境水体的污染程度大,而且处理难度较高,是国内外环保研究领域中的难题之一,它的净化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特别是油墨废水,在废水特别是油墨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纤维素和有毒性的有机物质,如果将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特别是油墨废水直接排放,势必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
现有技术中,对油墨废水的处理不充分,而且处理油墨废水后产生的废渣的分离处理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其能够更好地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提高对油墨废水的处理效果,并且很好地将油墨废水处理产生的废渣进行分离。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墨废水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处理箱、第二处理箱、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搅拌器、第二搅拌器以及过滤管道,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处理箱顶部,所述第一搅拌器设置在第一电机下方,所述第一搅拌器与所述第一电机转轴相接;
所述第一处理箱顶部设置喇叭状进料口,所述第一处理箱左侧设置进料管道,所述第一处理箱右侧与所述过滤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处理箱与过滤管道相接处设置卸料电磁阀,所述过滤管道向右下方倾斜,所述过滤管道右端底部设置第一过滤网,所述过滤管道右侧与滤渣收集器相接,所述滤渣收集器呈球状;
所述第二处理箱设置在第一过滤网下方,所述第二处理箱底部呈喇叭状,所述第一过滤网通过管道与第二处理箱相连,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过滤网顶部,所述第二搅拌器设置在第二电机下方,所述第二搅拌器与所述第二电机转轴相接;所述第二处理箱左侧设置混凝剂管道,所述第二处理箱右侧设置絮凝剂管道,所述第二处理箱底部与卸料管道相接,所述卸料管道底部设置第二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进料管道上设置第一电磁阀,可以控制酸处理液的进入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混凝剂管道上设置第二电磁阀,通过设置第二电磁阀,可以控制聚合氯化铝的进入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絮凝剂管道上设置第三电磁阀,通过设置第三电磁阀,可以控制聚丙烯酰胺的进入量。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处理箱底部设置第四电磁阀,通过设置第四电磁阀,可以控制经过第二处理箱处理后的液体以及废渣的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卸料管道下方设置物料收集箱,用于收集经过处理后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千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千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0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