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目摄像头及摄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0707.5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27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钟长林;赵飞;龚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G03B17/5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头 双目摄像头 穿孔 壳体 本实用新型 透明保护罩 摄像设备 保护罩 拍摄图像 眩光现象 有效解决 凸出 发白 亮斑 匹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目摄像头及摄像设备,所述双目摄像头包括壳体、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透明保护罩,所述壳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嵌设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前端分别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处露出或凸出,所述透明保护罩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正面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对双目摄像头进行保护,有效解决因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不匹配和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安装不良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像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目摄像头及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双目摄像头,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红外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和补光光源,所述外壳的正面上设置有供所述红外摄像头、可见光摄像头和补光光源露出的穿孔。在未安装到机器设备上应用前,现有双目摄像头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图像识别度。
本发明人在实施本发明的时候发现现有的双目摄像头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1、为了保证设备的美观、保护摄像头镜头,防止灰尘落入镜头或镜头被划等,在ATM机、闸机、人证识别机等机器设备上安装双目摄像头时,需要在双目摄像头表面位置前安装一保护罩,该保护罩往往需要考虑机器设备的需求,而不是专门为双目摄像头设计的,因此难以保证安装的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匹配,导致拍摄图像的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严重。
2、在实际的安装应用中,在安装机器设备对双目摄像头有角度转动的要求时,无法保证双目摄像头的红外摄像头和可见光摄像头与安装的透明保护罩的距离保持一致,从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眩光问题,限制了双目摄像头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目摄像头及摄像设备,能够在保证设备美观和起到保护双目摄像头的作用的同时,有效解决因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不匹配和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安装不良而导致拍摄图像出现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目摄像头,包括壳体、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和透明保护罩,所述壳体的正面上设置有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嵌设在所述壳体中,且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的前端分别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处露出或凸出,所述透明保护罩固定在所述壳体的正面上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双目摄像头,所述透明保护罩与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并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第二摄像头,保证了设备美观,保护摄像头受污染和刮花,避免了安装双目摄像头时,需要单独安装保护罩。同时有效解决了因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不匹配、保护罩与双目摄像头安装不良,机器设备对双目摄像头有角度转动的要求时难以保证双目摄像头与透明保护罩保持贴合而导致的拍摄图像出现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罩的侧面涂覆有第一吸光层。在所述透明保护罩的侧面涂覆有第一吸光层,可防止红外光和可见光在所述透明保护罩的侧面发生漫反射,有效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罩通过双面胶或黏贴剂粘贴在所述壳体的正面上,所述透明保护罩紧贴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双目摄像头拍摄图像时发生亮斑、背景发白等眩光现象和所述双目摄像头与所述透明保护罩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眩光现象越严重;所述透明保护罩紧贴覆盖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使得所述透明保护罩与所述双目摄像头的距离保持最小,有效减弱双目摄像头的眩光现象,提高拍摄图像的质量。
优选地,所述透明保护罩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以及所述壳体的正面所形成的表面的形状相匹配。保证了设备的美观性,并确保所述透明保护罩的边缘远离所述第一摄像头和所述第二摄像头,减少边缘漫反射,并且可使得所述双目摄像头与所述透明保护罩的距离最小,减弱眩光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07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传真适配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施工作业用智能安全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