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面雨水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1508.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允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沃源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六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4 | 代理人: | 顾传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槽 浮动塞 连接柱 植被层 本实用新型 引流 路面雨水 引流装置 限位板 马路 通孔 雨水 顶面边缘 引流通道 雨水资源 阵列分布 自动打开 限位柱 蓄水槽 底端 浮球 存储 灌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面雨水引流装置,包括设立在马路和马路牙子之间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浮动塞,所述浮动塞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上嵌装有多个围绕连接柱阵列分布的浮球,所述浮动塞的底端连接有位于引流槽下方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面边缘处设置有多个限位柱,所述引流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引流通道,所述马路牙子远离马路的一侧设置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的下方设置有靠近马路牙子的蓄水槽。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将马路一侧的雨水引向植被层一侧,便于存储雨水并用于灌溉,提升了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可自动打开进行引流,并自动调节引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园林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面雨水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都设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多采用常规方式加工的陶瓷或水泥混凝土管道或塑钢管材,管路的漏水口一般为钢结构的漏水窗结构,使得水流集中地从漏水窗进入地下管道,大量的雨水资源被浪费,马路与绿化带交接处设置的马路牙子,更是阻碍了马路上的雨水进入绿化地带,无法利用雨水进行灌溉,目前部分城市在大力推行“雨水利用型城市绿地”,将马路牙子取消,给雨水创造更好的“无障碍”环境,此法虽可以提高雨水的利用率,但也存在绿化带的泥水流入马路的问题,尤其大暴雨来临时,泥水进入马路会加速地下管道的堵塞,同时影响环境的整洁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路面雨水引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路面雨水引流装置,包括设立在马路和马路牙子之间的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底面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浮动塞,所述浮动塞的顶部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面上嵌装有多个围绕连接柱阵列分布的浮球,所述浮动塞的底端连接有位于引流槽下方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顶面边缘处设置有多个限位柱,所述引流槽的底面上设置有引流通道,所述马路牙子远离马路的一侧设置有植被层,所述植被层的下方设置有靠近马路牙子的蓄水槽,所述引流通道的输出端向下倾斜并与蓄水槽的侧壁底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引流槽的顶面位于马路和马路牙子的顶面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浮动塞为轻质材料制成的Y型截面的结构,引流槽的通孔的顶部边缘开设有坡口,坡口与浮动塞的锥面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球的底端位于引流槽的顶面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的顶端与引流槽底面的最大距离大于引流槽的槽深的二分之一。
优选的,所述引流通道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马路与马路牙子之间设置引流槽,引流槽的底部设置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与马路牙子另一侧的植被层下方的蓄水槽连通,可实现将马路一侧的雨水引向植被层一侧,便于存储雨水并用于灌溉,提升了雨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在引流槽内设置浮动塞,使得浮动塞可根据雨水量的大小自动打开进行引流,并自动调节引流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沃源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沃源海绵城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15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嵌式挡土砖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公路工程排水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