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1917.6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5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吴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弗瑞斯特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539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腐蚀 热塑性 吸音棉 活性炭吸附层 耐高温胶水 粘合 聚酯纤维 上表面 吸音层 聚氨酯发泡层 吸音棉层 直立 本实用新型 吸音效果 下表面 燃烧 净化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包括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上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二聚酯纤维吸音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下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一聚酯纤维吸音层,所述第二聚酯纤维吸音层的上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一直立吸音棉层,所述第一直立吸音棉层的上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二聚氨酯发泡层;在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上设置了活性炭吸附层,从而使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在提供良好的吸音效果的同时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在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上设置了聚氨酯发泡层,防止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燃烧,从而使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使用起来更加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吸音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
背景技术
吸音棉是一种人造无机纤维,采用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等天然矿石为主要原料,配合一些纯碱、硼砂等化工原料熔成玻璃,在融化状态下,借助外力吹制式甩成絮状细纤维,纤维和纤维之间为立体交叉,互相缠绕在一起,呈现出许多细小的间隙。
然而传统的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由于结构比较简单,导致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上缺少相应的阻燃结构,使得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阻燃性比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燃烧,导致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其次,传统的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由于缺少相应的吸附结构,导致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无法吸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使得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功能比较单一,影响用户对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由于结构比较简单,导致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上缺少相应的阻燃结构,使得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阻燃性比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燃烧,导致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使用存在安全隐患,其次,传统的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由于缺少相应的吸附结构,导致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无法吸附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使得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功能比较单一,影响用户对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使用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包括活性炭吸附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上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二聚酯纤维吸音层,所述活性炭吸附层的下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一聚酯纤维吸音层,所述第二聚酯纤维吸音层的上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一直立吸音棉层,所述第一直立吸音棉层的上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二聚氨酯发泡层,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吸音层的下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二直立吸音棉层,所述第二直立吸音棉层的下表面通过耐高温胶水粘合有第一聚氨酯发泡层,所述第二聚氨酯发泡层的上表面设置有胶体层,所述胶体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立吸音棉层的厚度为20~100mm,且第一直立吸音棉层与第二直立吸音棉层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为长方体结构,且活性炭吸附层的厚度为10~80mm。
优选的,所述第二聚酯纤维吸音层的厚度为20~100mm,且第一聚酯纤维吸音层与第二聚酯纤维吸音层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酯纤维吸音层的厚度比活性炭吸附层的厚度多10mm。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层与第二聚氨酯发泡层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聚氨酯发泡层的厚度比活性炭吸附层的厚度多10mm。
优选的,所述胶体层为无机胶体,保护层为聚乙烯塑料薄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上设置了活性炭吸附层,活性炭可以吸附环境中的部分有害物质,从而使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在提供良好的吸音效果的同时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进而增加耐腐蚀型热塑性吸音棉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弗瑞斯特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弗瑞斯特汽车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19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丝印抗蓝光钢化玻璃膜
- 下一篇:一种指纹识别贴合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