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使用的应力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1992.2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6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敏;曾国东;吴林林;孟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E01D19/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梁永健 |
地址: | 52804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力传感器 下安装部 上安装部 安装面 本实用新型 应变计 定位准确 可循环 上凸起 数据线 下凸起 省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使用的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包括上安装部、应变计和下安装部;所述上安装部和所述下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应变计的两端;所述上安装部设有上安装面,所述下安装部设有下安装面;所述上安装面的下方设有上凸起,所述下安装面设有下凸起,所述下安装部设置有数据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准确、安装省力、可循环使用的应力传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力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使用的应力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桥梁工程检测时,需要对桥墩进行应力测试。现有的应力传感器的安装方式是使用螺栓固定。在安装时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将螺栓打进桥墩,安装过程中很容易使传感器发生偏移,以至于使传感器过载损坏。安装拆卸传感器的时候,很容易对传感器造成损毁,传感器难以重复循环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定位准确、安装省力、可循环使用的应力传感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使用的应力传感器,所述应力传感器包括上安装部、应变计和下安装部;
所述上安装部和所述下安装部设置于所述应变计的两端;所述上安装部设有上安装面,所述下安装部设有下安装面;所述上安装面和下安装面各为一个完整的平面,不设置任何缺口或分隔;且所述上安装面和所述下安装面在同一平面上;所述上安装面的下方设有上凸起,所述上凸起为横跨所述上安装面的左右的直线型凸起;所述下安装面设有下凸起,所述下凸起为横跨所述下安装面的左右的直线型凸起;所述下安装部设置有数据线;
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待测点进行清理,除去待测点表面灰尘及松动脱落的部分;在待测点加工出与上凸起和下凸起相适应的凹槽;
步骤二:在所述上安装面和所述下安装面上分别涂布胶水,调整好应力传感器的位置,将所述上凸起和所述下凸起对应所述凹槽,并将应力传感器紧压至待测点表面直至胶水完全凝固;
步骤三:采集应力形变数据并传输到计算机;
步骤四:用专有工具取下所述应力传感器并将所述应力传感器浸泡在水中;所述专有工具包括握持部、磨抛部、刮切部和起撬部;所述磨抛部的两个侧面分别与所述握持部和所述起撬部相连;所述磨抛部的底面与所述刮切部相连;所述磨抛部的剩余三个表面均设有锉纹;所述刮切部的底端为锋利的刃部;所述起撬部包括前弧面、后弧面和侧面;所述起撬部包括前弧面、后弧面和侧面共同围成所述起撬部;所述前弧面和所述后弧面交汇于前端;
步骤五:用专有工具去除所述上安装面和所述下安装面的胶水及混凝土颗粒,使其表面平整。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上凸起和所述下凸起的高度均为0.8-1.2mm之间,所述上凸起和所述下凸起均为弧形设计,且所述上凸起与所述上安装面的连接处向中心凹陷,所述下凸起与所述下安装面的连接处向中心凹陷。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握持部设有凸起的按压部。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磨抛部较大的面的宽度大于所述上安装面和下安装面的宽度。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磨抛部的锉纹为交错网格形。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胶水采用AB胶。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步骤一中加工的凹槽前先画出两条水平线,再加工出凹槽。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步骤二中压紧所述应力传感器的时间不少于五分钟。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步骤三中采集数据时,数据线放置在底面上,与计算机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步骤四中浸泡时间不少于一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19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