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3814.3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2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付宁;谢周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邳州市鑫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G01S17/93;G01S15/93;B64D4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沈菊 |
地址: | 221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用防撞 系统 | ||
1.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单元、旋翼连接杆控制单元、激光雷达单元、超声波单元及旋翼连接杆,所述旋翼连接杆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及角度传感器,所述激光雷达单元、超声波单元、第一电机驱动电路及角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旋翼连接杆上,所述旋翼连接杆包括固定端及转动端,所述固定端的一端与旋翼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端与无人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动端内,用于控制所述旋翼连接杆的转动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雷达单元包括电动云台、云台固定架、第二电机、第二电机驱动电路、一字线激光器、图像处理单元、摄像头及雷达控制单元,所述电动云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一字线激光器、图像处理单元及摄像头分别与所述雷达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雷达控制单元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电路连接;所述一字线激光器及摄像头设置在所述电动云台上,所述电动云台设置在所述云台固定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固定架包括板状固定平台、转动机构及云台连接杆,所述固定平台通过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云台连接杆连接,所述云台连接杆与无人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转动机构内,用于控制所述转动机构的转动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连接杆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驱动电路及升降机构,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机构内,用于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距离,从而控制所述云台连接杆的升降距离,所述第三电机、第三电机驱动电路及雷达控制单元依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控制单元为AVR单片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云台的控制端通过RS232串口线与所述雷达控制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单元包括超声波发生器、发射电路、发射端、接收端、接收电路及接收处理电路,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复位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超声波发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射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射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接收处理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接收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中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用防撞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端及接收端为多个,设置在无人机身及电动云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邳州市鑫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未经邳州市鑫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381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症护理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养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