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焦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5744.5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0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年;周向;任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62;B01D53/90;B01D53/56;B01D53/80;B01D53/5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脱硫吸收塔 烟气换热器 焦炉烟气 污染物 冷却器 吸收塔 本实用新型 冷凝水出口 治理系统 烟囱 协同 催化反应器 催化氧化 钢铁行业 工艺路线 工艺水管 解吸装置 湿法脱硫 协同控制 烟气流动 有机结合 进液口 热风炉 湿烟气 耦合的 捕集 去除 烟气 排放 能源 | ||
1.一种焦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按烟气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热风炉、CO催化氧化与SCR脱硝耦合的多功能催化反应器、CO2解吸装置、湿法脱硫吸收塔、CO2吸收塔、冷却器和烟囱,所述热风炉、CO催化氧化与SCR脱硝耦合的多功能催化反应器、CO2解吸装置、湿法脱硫吸收塔、CO2吸收塔、冷却器和烟囱分别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依次串接;
所述CO2解吸装置包括CO2解吸塔和设置在所述CO2解吸塔底部的储存有CO2吸收剂的再沸器,在所述CO催化氧化与SCR脱硝耦合的多功能催化反应器和所述CO2解吸装置的再沸器之间连接有将高温烟气导入所述再沸器的所述第二管路;所述再沸器与所述CO2吸收塔设有用于输送CO2吸收剂的管路;
所述湿法脱硫吸收塔与所述CO2吸收塔相接的所述第四管路上设有烟气换热器,且所述冷却器与所述烟囱相接的第六管路也经过所述烟气换热器,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六管路在所述烟气换热器内相交,所述第四管路中的烟气与所述第六管路中的烟气在所述烟气换热器内通过各自的管路进行热交换;所述冷却器的冷凝水出口和所述烟气换热器的冷凝水出口分别通过工艺水管与所述湿法脱硫吸收塔的进液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CO催化氧化与SCR脱硝耦合的多功能催化反应器按烟气的流动方向,其依次包括烟气总入口、反应器主体及烟气总出口;
所述反应器主体内部包括至少一个反应单元,每个所述反应单元包括串联设置的放置CO氧化反应催化剂的第一反应仓和放置SCR反应催化剂的第二反应仓,所述第一反应仓具有能与所述烟气总入口连通的烟气进口,所述第二反应仓具有与所述烟气总出口连通的烟气出口,所述第一反应仓与所述第二反应仓并排布置并以第一导热板分隔开,且所述第一反应仓与所述第二反应仓彼此相连通形成允许烟气通过的第一烟气反应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焦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应仓通过设置在其中下部的横板和纵板分割为顺次连通的第一SCR反应区、第二SCR反应区及第三SCR反应区,所述纵板为第二导热板,所述第一SCR反应区与所述第三SCR反应区并排布置并以所述第二导热板分隔开,所述第二SCR反应区位于所述第一SCR反应区与所述第三SCR反应区的上方,所述第一SCR反应区通过导流弯管与所述第一反应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SCR反应区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SCR反应区与所述第三SCR反应区相连通,所述第二SCR反应区的顶端朝向所述烟气总入口方向开放;
在所述第一反应仓的烟气进口设有能摆动的第一活动挡板门,所述第一反应仓的烟气进口和所述第二SCR反应区的顶端通过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的往复摆动而交替启闭;所述导流弯管内设有能摆动的第二活动挡板门,所述导流弯管通过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的往复摆动而启闭;
当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关闭所述第一反应仓的烟气进口并开启所述第二SCR反应区的顶端,且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关闭所述导流弯管时,所述烟气总入口、所述第二SCR反应区、所述第三SCR反应区和所述烟气总出口依次连通形成允许烟气通过的第二烟气反应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炉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挡板门的两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一摆动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能转动的与所述第一导热板上端相接,所述第一摆动端能封盖于所述第二SCR反应区的顶端或封盖于所述第一反应仓的烟气入口上;所述第二活动挡板门两端分别为第二连接端和第二摆动端,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导流弯管内壁能转动的相连接,所述第二摆动端能搭接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下端或封堵于所述导流弯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57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