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5856.0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8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料层 地下室顶板 雨水收集 本实用新型 地下室底板 钢筋混凝土水池 地下车库 碎石垫层 透水地面 硬化地面 上表面 种植土 地下室 底端 蓄存 停车 雨水 贯穿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其用于地下室,所述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包括设于地下室顶板、地下室底板之间的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两侧设有钢筋混凝土水池,所述滤料层底端直接与所述地下室底板的碎石垫层接触,所述滤料层顶端贯穿整个所述地下室顶板直接接触地下室顶板上表面的透水地面或种植土。本实用新型合理的利用地下车库不能停车的角落进行雨水蓄存;结构简单可行,造价低,降低对开发地区硬化地面后带来的不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其主要用于海绵设施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设计中,具体可用于地下车库不利于停车的地方进行雨水入渗,调蓄。
背景技术
自然界雨水的循环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是雨水的入渗,雨水下降到地面后很大一部分通过入渗截留补充地下水,同时满足植物对于水的需求,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大量修建地下室和地面建筑及硬化路面,阻断了雨水入渗的路径,同时也减少了土壤孔隙水的容量,减少地面雨水的蓄存容积。
目前,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各地出台了相应的海绵规划,对于雨水径流的控制及雨水面源污染的治理也提到了新的高度。目前为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措施主要有下凹绿地、雨水花园蓄存雨水,减缓雨水径流,修建雨水收集池进行雨水的蓄存调蓄等,都是通过人工措施提高雨水在基地内的调蓄存储。对于雨水花园和下凹绿地,由于大量的通盘地下室的建设,其蓄存后不能有效的补充地下水。也不能增加土层的蓄存水量提高绿化用水的补给。而修建雨水收集水池的做法需要集中地方修建雨水收集池,不仅增加构建成本,而且会占用有效的用地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不占用有效用地面积、节约成本、有效补充地下水的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其用于地下室,所述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包括设于地下室顶板、地下室底板之间的滤料层,所述滤料层两侧设有钢筋混凝土水池,所述滤料层底端直接与所述地下室底板的碎石垫层接触,所述滤料层顶端贯穿整个所述地下室顶板直接接触地下室顶板上表面的透水地面或种植土。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室底板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底板层、碎石垫层、原土层。
进一步的,所述地下室顶板从下到上依次包括顶板层、地库顶板排水层、覆土层,所述透水地面或种植土位于所述覆土层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滤料层内填充有瓷砂滤料。
本实用新型合理的利用地下车库不能停车的角落进行雨水蓄存;结构简单可行,造价低,降低对开发地区硬化地面后带来的不利影响;可有效降低地库顶板找坡厚度节省造价;可以有效的利用雨水和潜水层地下水进行绿化浇洒,节约水资源;使雨水的循环更接近自然过程,体现低影响开发的宗旨;使基地雨水的利用可以分散收集存储,并与地下水互为补给,体现海绵的内涵。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一种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其用于地下室,所述雨水收集调节入渗结构包括设于地下室顶板100、地下室底板200之间的滤料层1,所述滤料层1两侧设有钢筋混凝土水池2,所述滤料层1底端直接与所述地下室底板200的碎石垫层21接触,所述滤料层1顶端贯穿整个所述地下室顶板100直接接触地下室顶板100上表面的透水地面或种植土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华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58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河道暴气及废水再利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