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渣式回转窑焚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6090.8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2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喻晓峰;邹德均;李星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3G5/20 | 分类号: | F23G5/20;F23G5/14;F23G5/44;F23M5/08;F23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赵小安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燃室 窑尾 焚烧系统 内层钢板 熔渣式回转窑 本实用新型 外层钢板 冷却套 耐腐蚀性能 圆筒体结构 高温气流 冷却风机 冷却气流 冷却性能 气流出口 气流入口 使用寿命 依次相连 保温层 耐腐蚀 耐火层 内壁面 热变形 排出 窑体 窑头 钢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熔渣式回转窑焚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窑头、窑体、窑尾及二燃室,所述窑尾上靠近二燃室的尾部套设有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有用于与冷却风机相连以通入冷却气流的气流入口及用于排出高温气流的气流出口;所述二燃室为圆筒体结构并包括均采用耐腐蚀钢材制成的外层钢板和内层钢板,所述外层钢板与内层钢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层钢板的内壁面设有耐火层;本实用新型可提高窑尾与二燃室的连接处冷却性能,防止窑尾的热变形,同时二燃室具有较优的耐腐蚀性能,以延长焚烧系统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熔渣式回转窑焚烧系统。
背景技术
危险废物通常采用回转窑焚烧处理;目前回转窑焚烧有两种形式,熔灰式和熔渣式,熔渣式回转窑具有更优越的技术性能,可保证长期在高温下稳定运行并将熔渣顺利排出,具有物料适应性强、处理危废种类广、燃烧完全、毒性物质分解彻底等特点。现有的熔渣式回转窑焚烧系统一般包括依次相连的窑头、窑体、窑尾及二燃室,窑体在转动装置的作用下转动,物料从窑头送入窑体,在窑体的转动和倾斜装置作用下,做着既围绕筒体的圆周运动又从高端向低端的复合运动,然后通过窑尾进入二燃室。然而,现有的结构存在两个明显的技术问题:第一,窑尾与二燃室的连接处冷却性能不足,常引起窑尾的热变形;第二,二燃室为单层钢板圆筒体结构,烟气中的酸性气体物质与钢材接触后会对二燃室钢制筒壁进行腐蚀,钢板腐蚀变薄,严重时甚至出现局部透孔。以上两点均缩短了焚烧系统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熔渣式回转窑焚烧系统,可提高窑尾与二燃室的连接处冷却性能,防止窑尾的热变形,同时二燃室具有较优的耐腐蚀性能,以延长焚烧系统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熔渣式回转窑焚烧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窑头、窑体、窑尾及二燃室,所述窑尾上靠近二燃室的尾部套设有冷却套,所述冷却套设有用于与冷却风机相连以通入冷却气流的气流入口及用于排出高温气流的气流出口;所述二燃室为圆筒体结构并包括均采用耐腐蚀钢材制成的外层钢板和内层钢板,所述外层钢板与内层钢板之间设有保温层,所述内层钢板的内壁面设有耐火层。
优选地,所述冷却套为环状结构或者螺旋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冷却套为螺旋状结构,所述气流入口及气流出口分别设于冷却套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窑头和窑尾采用碳纤维密封块用牵引绳密封系统密封。
优选地,所述二燃室上设置两台燃烧器,两所述燃烧器的喷嘴平行相对并交错安装。
优选地,所述外层钢板的外表面设有保护层组,保护层组包括自内到外依次设置的酸洗层、防腐层和耐磨层;防腐层包括防腐内层和防腐外层,防腐内层为环氧树脂涂层,防腐外层为磷化膜层,耐磨层为碳化钨涂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熔渣式回转窑焚烧系统,窑尾的尾部套设有冷却套,冷却风机输出的冷却气流通过冷却套对窑尾进行换热降温,可提高窑尾与二燃室的连接处冷却性能,防止窑尾的热变形;同时,二燃室采用双层耐腐蚀钢板结构,大大降低了酸性气体物质对二燃室筒壁的腐蚀,具有较优的耐腐蚀性能,由此延长了焚烧系统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60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废弃物后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有机固废循环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