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8163.7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0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林卓奇;林卓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鼎丰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552;H01M10/6555;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王华强 |
地址: | 516008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板式 振荡热管 容置空间 动力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 侧壁贴合 电池箱体 重力方向 散热 多段 流道 气柱 液柱 热管理系统 散热效果 温度差异 直接加热 均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箱体、多个板式振荡热管及多个动力电池;多个板式振荡热管设置于电池箱体,相邻两个板式振荡热管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每个动力电池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每个动力电池与容置空间的侧壁贴合;以及每个板式振荡热管具有一环路流道,环路流道内设有多段液柱及多段气柱,每段液柱相邻间具有气柱。本实用新型的每个动力电池与容置空间的侧壁贴合,增加动力电池的散热面积,提升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板式振荡热管具有优异的均温性能,降低动力电池纵向高度的温度差异,提高动力电池性能和寿命;板式振荡热管可在重力方向和逆重力方向工作,通过合理的热管理系统直接加热,亦可获得散热一样的增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动力电池受限于动力电池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动力电池的散热利用动力电池底面,只用动力电池底面作为散热面的冷却系统设计较为简单,成本较低,重量也较小,但只通过动力电池底面散热时,存在如下问题:动力电池散热面积小,散热效果严重受限,动力电池纵向高度方向上存在较大的温度差异,影响动力电池性能和寿命,软包电池由于没有金属外壳,用软包电池底面作为散热面,散热效果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模组,其包括电池箱体、多个板式振荡热管及多个动力电池;多个板式振荡热管设置于电池箱体,相邻两个板式振荡热管之间具有一容置空间,每个动力电池设置于容置空间内,每个动力电池与容置空间的侧壁贴合;以及
每个板式振荡热管具有一环路流道,环路流道内设有多段液柱及多段气柱,每段液柱相邻间具有气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多个板式振荡热管为铝或铜或钢或聚丙烯或聚乙烯或聚亚苯基氧化物或聚苯硫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环路流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每个板式振荡热管的底部折弯0度至12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的每个板式振荡热管还包括工质注入口,工质注入口连通环路流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每个动力电池与容置空间的侧壁贴合,增加动力电池的散热面积,提升动力电池的散热效果;
2)、板式振荡热管具有优异的均温性能,降低动力电池纵向高度的温度差异,提高动力电池性能和寿命;
3)、板式振荡热管可在重力方向和逆重力方向工作,通过合理的热管理系统直接加热,亦可获得散热一样的增益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了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动力电池模组的结构简单可靠,占用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动力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动力电池模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板式振荡热管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板式振荡热管的示意图。
1、电池箱体;2、多个板式振荡热管;21、环路流道;211、多段液柱;212、多段气柱;22、工质注入口;3、多个动力电池;4、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鼎丰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鼎丰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8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