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光轴供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8531.8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0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邓高军;常立宏;郑勇斗;兰晓军;李大猛;杨旭昊;王海成;佟雪岩;梁海彬;兰景玉;孙敬涛;郑圣杰;孔令明;张慧峰;伊广超;付开宇;姜文堂;潘云亮;潘红星;张国;胡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 |
主分类号: | F01K17/02 | 分类号: | F01K17/02;F01K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157032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机组 供热系统 冷却器 并联 光轴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第一加热器 供热工况 第二管 电站汽轮机 冷却水水质 布置空间 供热效率 管路布置 节能减排 节约用水 凝式 密封 电厂 机组 回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光轴供热系统,属于电站汽轮机领域,该低压光轴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机组,所述汽轮机机组设置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并联有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管路上并联有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管路上并联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同时,在第二管路上并联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保证了汽轮机机组既能满足纯凝式运行,又能满足供热工况时的汽封漏汽的回收和密封,提高机组供热效率,实现电厂节能减排、节约用水、创造经济效益的目的。此外,还解决了汽轮机机组在供热工况时,存在结构设计难度大、布置空间有限、冷却水水质差及管路布置复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站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压光轴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峻,火电企业的节能减排压力也越来越大。对于一些高能耗的纯凝机组进行低压光轴供热改造显得尤为重要。
对纯凝汽式汽轮机进行低压光轴供热改造后,在供热期间,用新设计的低压光轴转子代替原低压纯凝转子。低压光轴转子只起连接传递扭矩作用,不做功发电,中压排汽全部用于供热。非供热期机组仍采用原机组低压纯凝转子,恢复低压缸凝汽式运行。
其中,汽封加热器及汽封冷却器,是用来回收汽封漏汽并利用其热量来加热凝结水的装置,可减少热源损失,提高机组热效率。汽轮机使用汽封冷却器,维持汽封最外侧处于微负压工况,外部空气及汽缸内蒸汽从最外侧汽封接口处流入汽封冷却器,防止蒸汽漏出及空气漏入机组,破环真空,从而起到密封作用。
机组纯凝运行时,汽封加热器及汽封冷却器的冷却水为凝汽器凝结水,汽轮机低压光轴供热运行期间,低压缸只有少量汽封漏气进入,凝结水量小,无法满足汽封加热器及汽封冷却器的冷却要求,现需采用外部循环水进行冷却,循环水水质差,为保护机组原汽封冷却器及汽封加热器冷却水管路不被污染,使机组纯凝工况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对机组的管路进行改进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压光轴供热系统,增设了新的冷却器和加热器,能够有效地保证汽轮机顺利地在供热和纯凝两种工况下进行切换。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压光轴供热系统,包括汽轮机机组,所述汽轮机机组设置有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上并联有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所述第二管路上并联有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加热器通过第一旁路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旁路管道通过第一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一加热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一截止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三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一加热器之间。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冷却器通过第二旁路管道连接于所述第二管路。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旁路管道通过第二三通阀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管路和所述第二冷却器。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旁路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截止阀。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截止阀,所述第四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第一冷却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未经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牡丹江第二发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8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