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8578.4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2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潘蔡叶;李又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正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3157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池 原水 二级精滤 初沉池 粗滤池 导流区 二沉池 微生态 增氧 连通 本实用新型 二级生化池 一级生化池 河道 复合 一体化 去污能力 依次串联 出水口 进水口 导流 | ||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滤池本体内设有依次串联连通的导流区、初沉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二沉池、一级粗滤池和二级精滤池,滤池本体的一端设有与导流区连通的进水口,另一端设有与二级精滤池连通的出水口;原水经导流区导流至初沉池,初沉池中的原水依次经过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和二沉池,二沉池中的原水经一级粗滤池自上而下流入,一级粗滤池中的原水经二级精滤池自下而上流入。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去污能力强的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处理河道排污口排出的生活污水及景观湖泊的循环净化处理,特别是涉及一种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
背景技术
河流和湖泊水等是一种珍贵的淡水资源,是人们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一种天然的景观水体,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湖泊水体,特别是存在于生活小区的人工湖多为流动性较差的缓流水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低,河道排污口排出的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固体悬浮物、N、P等污染物,严重污染河道。当湖泊水体受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将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使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变黑变臭,从而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品质。
现有的生态滤池对生活污水及景观湖泊的水体净化处理不彻底,对含高浓度污染物的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较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去污能力强的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
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包括滤池本体,所述滤池本体内设有依次串联连通的导流区、初沉池、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二沉池、一级粗滤池和二级精滤池,所述滤池本体的一端设有与导流区连通的进水口,另一端设有与二级精滤池连通的出水口;原水经所述导流区导流至所述初沉池,所述初沉池中的原水依次经过一级生化池、二级生化池和二沉池,所述二沉池中的原水经一级粗滤池自上而下流入,所述一级粗滤池中的原水经二级精滤池自下而上流入。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其中所述导流区内设有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其中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内均包括反应室和处理室,所述处理室由下至上依次包括布水区、斜管区和清水区,所述原水依次经过反应室、布水区、斜管区和清水区;所述斜管区内设有若干并排设置的斜管,所述清水区内设有溢流堰,所述初沉池和二沉池的底部均设有积泥区,所述积泥区设置在布水区的底部,所述积泥区内设有排泥机。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其中所述斜管与水平平面之间的角度为60 度。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其中所述一级生化池内设有第一生物填料,所述第一生物填料为厌氧和/或缺氧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其中所述二级生化池内设有第二生物填料,所述第二生物填料为好氧和/或兼氧微生物。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其中所述一级粗滤池与二级精滤池内均铺设有滤料,所述滤料的表层铺设有植物。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其中所述滤池本体的上方设有太阳能曝气机,所述太阳能曝气机的进气管分别伸至所述二级生化池、一级粗滤池和二级精滤池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一体化河道复合增氧微生态滤池,其中所述滤池本体采用Q235A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正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正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8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高效磁混凝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MIC工艺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