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光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8807.2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6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毅;戴永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鲁异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膜 背光模组 调光体 导光基材 显示装置 色差 波长光 调和 本实用新型 光线颜色 光学膜片 显示面板 传递 出光面 有效地 光层 黄化 入射 吸收 主调 光源 分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背光模组包含导光膜、光源与光学膜片,显示装置包含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其中,导光膜利用形成于导光基材的出光面或底面的主调光层的第一调光体与第二调光体具备吸收不同颜色的波长光的转变光线颜色的特性,在光线从导光基材的入光侧入射后朝向反入光侧传递时,第一调光体与第二调光体分段吸收不同颜色的波长光,抑制光线在导光基材中传递时产生的黄化,有效地调和光线从入光侧到反入光侧之间的色差,使通过导光膜出光的色差能够调和至较佳状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如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中的导光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如液晶显示器(LCD)等现有的显示装置中,因其显示面板不具备主动发光的特性,故需通过背光模组(Backlight Unit,BLU)对显示面板提供显示画面所需的背光源。
习知的背光模组,其包含导光板(或导光膜)、设置在导光板(或导光膜)的入光侧的光源,以及设置在导光板(或导光膜)的出光侧的至少一个光学膜片。藉此,光源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或导光膜)的入光侧入射至导光板(或导光膜)内部,藉由导光板(或导光膜)的全反射功能,使入射的光在朝导光板的反入光侧传递过程中,同时使光线扩散和转向而从出光面射出,再通过光学膜片对光线提供扩散或增亮,以对显示面板提供亮度均匀的背光源。
在已知众多的显示装置中,部分显示装置利用其背光模组的导光膜,改变光线从导光板射出后的出光角度及光指向性,提供预期的出光亮度与均匀性。在光线通过导光膜内部的全反射与散射的过程中,由于光线中所包含的各色光在导光膜内的反射速率不同,因此光线从导光膜的入光侧朝向反入光侧传递时,黄化现象愈来愈明显,这导致光源通过导光膜导引出光的面光源呈现出明显的色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导光膜、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解决光线通过现有导光膜后出现的出光黄化问题。
为了达成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导光膜包含:导光基材,其前、后相对两个侧面分别为出光面与底面,出光面与底面的一个侧边具有入光侧,出光面与底面的与入光侧相对的另一侧边为反入光侧,导光基材界定有第一调光区与第二调光区,第一调光区与第二调光区从入光侧朝向反入光侧依序排列;以及主调光层,其形成于导光基材的出光面与底面中的任一者,主调光层包含第一调光体与第二调光体,第一调光体与第二调光体分别设置于第一调光区与第二调光区,且第一调光体与第二调光体具有吸收不同颜色的波长光的特性。
在如上所述的导光膜中,导光膜还包含次调光层,主调光层形成于导光基材的出光面与底面中的任一者,次调光层形成于导光基材的出光面与底面中的另一者,次调光层包含次调光体,次调光体设于第一调光区、第二调光区或其结合,次调光体为材质相同于第一调光体或第二调光体的材质的部件。
在如上所述的导光膜中,导光膜还包含次调光层,主调光层形成于导光基材的出光面与底面中的任一者,次调光层形成于导光基材的出光面与底面中的另一者,次调光层包含第一次调光体与第二次调光体,第一次调光体与第二次调光体分别设置于第一调光区与第二调光区,第一次调光体为材质相同于第一调光体的材质的部件,第二次调光体为材质相同于第二调光体的材质的部件。
在在如所述上的导光膜中,主调光层的第一调光体与第二调光体分别为紫外线(Ultraviolet,UV)硬化胶材形成的部件。
在如上所述的导光膜中,导光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材质形成的部件。
在如上所述的导光膜中,导光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材质形成的部件,调光层的第一调光体与第二调光体分别为紫外线(Ultraviolet,UV)硬化胶材形成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未经瑞仪光电(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8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