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挤压机压力检测报警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8936.1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贾晓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33/00;B21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加压舱 转轴 进料管 拨爪 报警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电机 电极挤压 压力检测 加压管 第一电磁阀 支撑杆顶部 齿轮带动 底座顶部 影响产品 转轴旋转 进料口 压力泵 支撑杆 底座 拨动 背面 挤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极挤压机压力检测报警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预加压舱,所述预加压舱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料管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预加压舱一侧设有加压管,所述加压管一端设有压力泵,所述预加压舱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设有拨爪,所述转轴背面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底部设有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和拨爪,打开电机,电机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带动两个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拨爪对原料进行拨动,增加压力的均匀分布,提升挤压效果,避免原材料内部出现空隙,防止气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极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极挤压机压力检测报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电极挤压设备,为了是产品的密度更高,质量更好,必须要给舱内不断的进行加压。但是在产品生产之前,要进行预加压使舱内压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将进料仓的原料加进去开始进行生产。否则,原材料内部就会出现空隙,气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但是电极挤压机的压力检测设备只能显示压力值,但是没有压力过载后的处理方法。这种压力过载的情况出现,只能强行关停设备,但是由于设备比较庞大和特殊,关闭设备需要分别操作很多步骤才可以实现,而且关闭设备会导致原材料留在机器内,对下一次的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压力过载的情况发生,轻者造成机器损坏,重者会直接发生爆炸。
因此,发明一种电极挤压机压力检测报警处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挤压机压力检测报警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极挤压机压力检测报警处理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部设有预加压舱,所述预加压舱顶部设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部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进料管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预加压舱一侧设有加压管,所述加压管一端设有压力泵,所述预加压舱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外侧设有拨爪,所述转轴背面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底部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背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底部设有固定板,所述预加压舱一侧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部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连接管一侧设有电极挤压机。
优选的,所述预加压舱内壁设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型号设置为BA,所述支撑杆一侧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一侧设有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压力泵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电机输出轴与第二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预加压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压管一端贯穿预加压舱且延伸至内部,所述转轴贯穿预加压舱且延伸至外部。
优选的,所述拨爪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预加压舱底部设置为倾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轴和拨爪,打开电机,电机通过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带动两个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拨爪对原料进行拨动,增加压力的均匀分布,提升挤压效果,避免原材料内部出现空隙,防止气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通过设置预加压舱、气压传感器、显示器和压力泵,预加压舱内压力出现异常时,气压传感器向单片机发送电信号,单片机控制压力泵和电极挤压机停止工作,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显示器观察到预加压舱内部气压,有利于防止更大的危险发生,大大增加了电极生产设备的安全性,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尽量减少危害的发生,工作人员实时了解压力数值,让工作人员可以实时进行调整,保证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89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配件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圆形棒材挤扭成形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