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水草和水生植物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9556.X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施正华;代克岩;李懿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C02F3/3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张仕婷 |
地址: | 214135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生植物 人工水草 组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 物理吸附 种植 锚固 网格 去除 生长 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 环保技术领域 过滤和吸附 微生物生长 生物系统 水体防治 天然水草 有机结合 生物膜 悬浮物 水处理 氮磷 厌氧 共生 氧气 水体 透明度 湖泊 河流 修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水草和水生植物组合装置,属于水处理环保技术领域。其包括锚固网格、人工水草和水生植物;所述锚固网格上包括中央种植部和端点种植部;所述中央种植部和端点种植部上设有人工水草或水生植物。本实用新型兼顾了物理吸附和生物处理,将物理吸附及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过程集于一体,同时将天然水草和人工水草有机结合,互利共生。水生植物的生长除了有效去除水中的氮磷之外还为微生物生长提供所需氧气,有利于生物膜的生长;人工水草的过滤和吸附作用又能去除悬浮物和提高透明度,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生长。该组合装置在水体中可形成一个稳定的生物系统,适用于河流、湖泊等的水体防治与修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水草和水生植物组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方向的组合装置,属于水处理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生植被恢复是水环境生态修复过程中关键步骤,沉水植物的生长有助于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在水质净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利用水生植物治理河道、修复生态技术已有较多应用与实践,但是由于水生植物生长周期短、季节性强,在黑臭水体修复初期由于水体浊度高、透光性差、污染严重,水生植物成活率低,所以利用沉水植物治理黑臭河道还没有成功案例。
而在污染水体中放置人工水草,也能为菌类生长提供载体,具有吸附、拦截悬浮物及生物净化的功能,能去除水中营养物质及悬浮物,使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现有的人工水草多采用条带状,在水流冲击下容易相互缠绕,不利于生物挂膜,严重影响水草的水质净化作用。另外,现有人工水草未考虑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环境,无法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栖息采卵的场所,无法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将人工水草和水生植物简易结合,克服单一措施处理存在的技术缺陷,并具有景观效果好、比表面积大、挂膜快、受季节影响小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人工水草和水生植物组合装置,包括锚固网格、人工水草和水生植物;所述锚固网格上包括中央种植部和端点种植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锚固网格上的中央种植部通过连接部件与锚固网格的若干个端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锚固网格为三角形,材料为不锈钢。所述锚固网格稳定性能好,材料可为废弃塑料硬管或者钢筋网络,框架底部可放置固定袋,固定袋内填充由石子、砖块或钢筋,沉在河床底或塘底、湖底,中间放置水生植物可由软绳构成,能根据河道水位的高低上下浮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件为软绳;所述中央种植部为塑料圆环,通过软绳分别与锚固网格的三个端点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增重部件,增重部件设置于锚固网格上;所述增重部件包括增重袋和设置于增重袋内部的填充物。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物为石子、砖块或钢筋。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种植部和端点种植部上设有人工水草或水生植物。所述人工水草包括草体茎叶、上浮草头和锚固草根;所述草体茎叶由中心绳草茎、合成材料枝叶组成,中心绳草茎上穿插固定合成材料枝叶,中心绳草茎的上部连接上浮草头,下部连接锚固草根。所述人工水草占居水体空间大,具有巨大的微生物附着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负载增殖,并具有极强的抗老化性,净化水体能力强,见效快,不受季节更替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绳草茎材料为高分子中心绳,合成材料枝叶材料为超细纤维纱条。
进一步的,所述人工水草设置于端点种植部,水生植物设置于中央种植部;或人工水草设置于中央种植部,水生植物设置于端点种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95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