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具出料转运的抛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9585.6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9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娇;曹开銮;郑强胜;万宝祥;杨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45/02 | 分类号: | B21D45/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永生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抛料 抛料机构 安装块 旋转杆 支架 出料 模具 转运 本实用新型 半自动化 带动旋转 连接转轴 气缸推动 驱动结构 驱动旋转 人工费用 生产效率 生产作业 旋转支架 杆转动 可转动 内导套 皮带轮 板件 送件 转轴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具出料转运的抛料机构,包括旋转杆、安装块、抛料支架以及用于驱动旋转杆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旋转杆可转动设在安装块上,所述抛料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杆上,旋转支架的另一端为抛料端。该抛料机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气缸推动连接转轴,转轴与安装块内导套配合带动旋转杆及抛料支架旋转,将板件抛出,滑至皮带轮,实现半自动化送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作业人工费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模具出料转运的抛料机构。
背景技术
模具设计制造技术是现代冲压生产的核心技术,相关企业如汽车产业,追求生产高效、安全可靠。
目前的手工线模具设计过程中,基本无送料机构,一般出料侧为工人取件作业,人工送件生产成本较高,并且生产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模具出料转运的抛料机构,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用于模具出料转运的抛料机构,包括旋转杆、安装块、抛料支架以及用于驱动旋转杆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旋转杆可转动设在安装块上,所述抛料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杆上,旋转支架的另一端为抛料端。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设在模具的下模本体上,旋转杆的端部通过导套或轴承设在安装块上。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气缸和用于固定在模具上的安装脚座,所述驱动气缸的一端铰接在安装脚座上,驱动气缸的另一端与旋转杆铰接相连。
所述抛料支架的另一端下部设有缓冲块。
所述抛料支架为U型支架,支架的开口端为抛料端,支架的另一端固定在旋转杆上。
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连接转轴,所述驱动气缸的另一端与连接转轴的一端相铰接,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旋转杆固定相连。
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气缸安装板,所述驱动气缸的一端固定在气缸安装板上,气缸安装板与安装脚座相铰接。
所述缓冲块为消音聚氨酯。
所述连接转轴上设有方孔,旋转杆上设有与方孔相适配的方形部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抛料机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气缸推动连接转轴,转轴与安装块内导套配合带动旋转杆及抛料支架旋转,将板件抛出,滑至皮带轮,实现半自动化送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生产作业人工费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驱动气缸、2.气缸安装板、3.安装脚座、4.连接接头、5.连接转轴、6.旋转杆、7.抛料支架、8.安装块、9.导套、10.消音聚氨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富士瑞鹄技研(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9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