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调整螺母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0655.X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冯章杰;罗婷;周以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4 | 分类号: | F16B37/04;B62D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棘爪 齿状凸起 前表面 顶面 象限 本实用新型 调整螺母 螺纹柱 相距 汽车转向系统 工程塑料 棘爪结构 零件成本 右旋螺纹 装配方便 镰刀状 外凸起 重合 防松 铆接 竖直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改进的调整螺母,由螺纹柱与顶面组成,螺纹柱上设有右旋螺纹,顶面的圆周方向设有镰刀状棘爪,其尖端呈向外凸起的齿状凸起,所述棘爪分为4个,以顶面水平直径为X轴,顶面竖直直径为Y轴,将顶面区分为四个象限,第一棘爪位于第三象限,其尖端的齿状凸起的前表面与Y轴重合,第二棘爪位于第二象限,其尖端的齿状凸起的前表面与X轴相距3.75°,第三棘爪位于第四象限,其尖端的齿状凸起的前表面与X轴相距7.5°,第四棘爪位于第一详细,其尖端的齿状凸起的前表面与Y轴相距11.25°;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工程塑料,并在其顶部增加棘爪结构,代替铆接工艺达到防松的作用,零件成本低,装配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讲是一种改进的调整螺母。
背景技术
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中,调整螺母通过调整压块的位置,优化齿轮和齿条的啮合间隙,平衡啮合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和噪音性能。传统的调整螺母采用锌铝合金材料,在完成压块间隙调节后,需将调整螺母和壳体一起铆接,防止调整螺母在实际工作中发生松动。但铆接的工艺会对调整螺母的精确度造成影响,使得齿轮齿条转向器的精度变低,影响行车安全。
为此设计一种可以代替铆接工艺使调整螺母与压块紧密啮合的改进调整螺母时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突破了现有技术的难题,设计了一种可以代替铆接工艺使调整螺母与压块紧密啮合的改进调整螺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调整螺母,包括:调整螺母本体,其特征在于:调整螺母本体由螺纹柱与顶面组成,螺纹柱上设有右旋螺纹,顶面的圆周方向设有棘爪,所述棘爪外形呈镰刀状,其尖端呈向外凸起的齿状凸起,所述棘爪分为4个,以顶面水平直径为X轴,顶面竖直直径为Y轴,将顶面区分为四个象限,第一棘爪位于第三象限,其尖端的齿状凸起的前表面与Y轴重合,第二棘爪位于第二象限,其尖端的齿状凸起的前表面与X轴相距3.75°,第三棘爪位于第四象限,其尖端的齿状凸起的前表面与X轴相距7.5°,第四棘爪位于第一详细,其尖端的齿状凸起的前表面与Y轴相距11.25°;所述棘爪与转向壳体压块孔内圈相配合,所述转向壳体压块孔内圈设有24个角度为15°的棘齿。
所述棘爪的尺寸弧长为23.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工程塑料,并在其顶部增加棘爪结构,代替铆接工艺达到防松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零件成本低,同时简化了调整螺母的装配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与本实用新型装配啮合的转向壳体压块孔内圈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中的装配实施示意图。
参见图1和图2,1为螺纹柱,2为顶面,3为第一棘爪,4为第二棘爪,5为第三棘爪,6为第四棘爪,7为转向壳体压块孔内圈,8为棘齿。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0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