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材料复合层、管道以及管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3941.1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8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魏晶;何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环鑫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4;B32B17/12;B32B3/24;B32B33/00;B32B7/12;B32B9/00;B32B9/04 |
代理公司: | 11752 北京国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肖应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孔材料 纤维材料层 绝热 绝热层 泡沫玻璃材料 保温材料 复合层 复合保温材料 管道系统 使用寿命 蒸汽管道 蒸汽损耗 介孔 节约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保温材料复合层、管道以及管道系统。保温材料复合层包括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3)、绝热纤维材料层(5)以及第一泡沫玻璃材料层(6)。其中,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3)包括多个介孔;绝热纤维材料层(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3);以及绝热纤维材料层(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泡沫玻璃材料层(6)。通过本复合保温材料的使用,可以降低蒸汽管道表面温度,减少蒸汽损耗,延长管道使用寿命,节约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高温介质的传输,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复合层、管道以及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包含火力发电厂的四大管道:主蒸汽管道、热再热蒸汽管道、冷再热蒸汽管道和主给水管道,但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应用于温度低于800℃的其他管道系统。
电力及化工等领域涉及的设备和蒸汽热力管网众多,目前对这些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多采用岩棉、玻璃丝绵等传统保温材料,这些材料的保温效果较差,特别是保温效果随环境条件而呈现明显衰减,保温时效性低,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保温材料,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降低热损和煤耗。
在火力发电厂的四大管道中,主蒸汽管道运行温度为580~600℃,热再热蒸汽管道运行温度为608℃,冷再热蒸汽管道运行温度为515℃,主给水管道运行温度为297.7℃。对于这样的管道设备的保温材料的应用既要能够抵抗管道的高温,又要能够防水耐腐蚀、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传统的保温材料中,由于材料本身的自重,材料结构松散,极易出现保温材料在下沉的状况。再者,在火力发电厂的管道中,由于蒸汽管道常年处于高温高压的状态,保温材料处于潮湿环境下,往往几年之后,原有的保温材料就失去了效用。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硅酸盐材料、以及绝热纤维材料等,但是以上材料各有各自的缺点。
硅酸盐保温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其耐热程度好,在800℃以下均可使用,并且其价格便宜,所需成本低。但是其导热系数偏高,并不是良好的管道保温材料。并且硅酸盐保温材料不耐水,易溶于水,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含粘合剂,热稳定性差其使用寿命也较短仅有3-8年。并且其价格便宜、成本低。
绝热纤维保温材料的优点是,价格便宜、成本低。但是其具有导热系数较高,不耐高温的缺点,在高于400℃其结构极易损坏。并且其不耐水,憎水性差,不仅表面容易附着水份,并且也内部也容易吸收水分;在使用过程中含粘合剂,热稳定性差;在防火性能方面其易燃,不适用于高温的保温环境;并且厚度较厚,占空间较大。再者其使用寿命仅有3-8年(如果吸水以后,其寿命更受影响),就以上这些方面,大大限制了绝热纤维保温材料的应用范围。
针对上述现有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不好,憎水性差,防火性不好,使用寿命较短的缺陷,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温材料复合层方案,以至少解决现有保温材料保温效果不好,憎水性差,防火性不好,使用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保温材料复合层,包括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绝热纤维材料层以及第一泡沫玻璃材料层,其中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包括多个介孔;绝热纤维材料层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绝热纤维材料层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泡沫玻璃材料层。
可选地,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与绝热纤维材料层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纳米孔材料绝热层,第二纳米孔材料绝热层包括多个介孔。
可选地,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与第二纳米孔材料绝热层之间设置有双层缠绕的玻璃丝布。
可选地,绝热纤维材料层厚度为50~60mm、第一纳米孔材料绝热层的厚度为25-30mm、第二纳米孔材料绝热层的厚度为25-30mm和/或所述第一泡沫玻璃材料层的厚度为40-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环鑫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环鑫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39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磨损卸车软管
- 下一篇:保温材料复合层、管道以及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