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分流处理减排二噁英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416392.3 申请日: 2018-03-27
公开(公告)号: CN208011734U 公开(公告)日: 2018-10-26
发明(设计)人: 刘明亮;龙红明;李刚;于金献;王平;方乾;汪亚;程修坤;钟玉国;汪志清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F23G5/44 分类号: F23G5/44;F23G5/46;F23J15/02
代理公司: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代理人: 平静;吴雪健
地址: 231400 安徽省安***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烟气 分流口 分流单元 本实用新型 分流处理 预热单元 挡板 电场 出气管 荷电段 颗粒物 减排 偏离 垃圾处理技术 分流 节能环保 垃圾焚烧 垃圾 偏移 电场力 带电 分隔 余热 污染物 施加 出口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烟气分流处理减排二噁英的装置,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烟气分流单元和垃圾预热单元,烟气分流单元的分流出气管的末端设置有挡板,该挡板将分流出气管的出口分隔为上烟气分流口和下烟气分流口,所述下烟气分流口与垃圾预热单元相连;烟气分流单元上设置有荷电段和偏离电场段,偏离电场段用于对经过荷电段后烟气中的带电颗粒物施加电场力而向下烟气分流口的方向偏移,使得垃圾焚烧后的烟气中颗粒物和污染物的含量大大降低,且烟气中的余热得到了利用,更加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烟气分流处理减排二噁英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已建成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多采用机械炉排炉和流化床焚烧炉两种技术。机械炉排炉燃烧机理是将垃圾进行直接燃烧,整个燃烧过程在一个炉膛进行,通过炉排块的运动将垃圾不断搅动并向排渣口推进,经过干燥、燃烧、燃尽三个阶段将垃圾进行彻底燃尽,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和有害成分被彻底分解。流化床焚烧炉燃烧机理是利用炉内大量的高温物料作为热载体,将投入炉内的垃圾加热,并在强烈的沸腾搅拌中使垃圾中的可燃成分和有害成分被彻底焚烧;整个炉膛温度分布均匀,保持在850-900℃左右,由于炉内蓄热量大,垃圾颗粒与床料混合传热传质速率快。

然而,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同的、复杂的化学反应。这将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二次污染物,特别是二噁英、重金属等,其中二噁英是最毒的一类化合物,一旦排放在空气中,很难自然降解消除,它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有“世纪之毒”之称;其被生物体摄入后很难分解,并沿着食物链浓缩放大,对人类和动物危害巨大,其不仅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而且还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研究表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人类的影响会持续几代,对人类生存、繁衍和可持续发展构成重大威胁。

目前普遍认为,垃圾焚烧是产生二噁英类污染物最多的生产单元,其二噁英产生机理主要有高温气相反应生成和低温异相催化反应生成。垃圾焚烧过程具备了二噁英生成的所有条件:(1)氯来自于垃圾原料中的有机氯和无机氯成分;(2)碳来源于未燃尽的飞灰,如氯酚、氯苯或者多氯联苯等前驱物和飞灰中的大分子碳(焦炭、活性炭、碳黑等);(3)带有变形和缺位的石墨结构,无机氯化物,铜和铁金属离子,作为催化剂;(4)氧化性气氛,且焚烧炉烟道中存在生成二噁英的250-500℃温度区间(低温异相催化反应)和500-800℃的温度区间(高温气相反应)。

据统计,目前我国城市垃圾焚烧已经成为第一大毒性污染物排放源,其二噁英排放量占总排放量17%。根据2014年第二次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我国所有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中二噁英的浓度需低于0.1ng-TEQ/Nm3,因此,推动垃圾焚烧工序中二噁英减排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检索,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湿式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专利申请号:201510701688.0,申请日:2015.10.22),其氨水急冷装置、喷粉末活性炭装置和布袋除尘器经通气管道相连,氨水急冷装置的入气端能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烟气的出口端相连,氨水急冷装置和喷粉末活性炭装置之间的通气管道上还连有压缩空气系统,布袋除尘器的灰斗下设有压缩空气系统,该灰斗与飞灰库经管道相连,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烟道经管道与湿式脱酸塔的洗涤浓缩段相连,湿式脱酸塔包括吸收段、洗涤浓缩段和氧化段,湿式脱酸塔的吸收段中设有能喷淋氨水的喷头,其烟气排出管道与除雾设备相连,湿式脱酸塔的氧化段与氧化风机相连,湿式脱酸塔的氧化段的氯化铵和硫酸铵输出口与结晶设备相连。该申请案虽然对垃圾焚烧炉的烟气污染物进行了净化,但是对二噁英减排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盛运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6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