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湿地修复处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6810.9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和际春;胡晓磊;赵建刚;李耀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碧美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管 固定板 顶部安装 湿地修复 处理器 水泵 循环利用 固定杆 土壤层 岩石层 水箱 水源 智能 浇水 本实用新型 挡板 外界电源 固定槽 两层 内腔 省力 省时 外壁 内存 抽出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湿地修复处理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腔安装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顶部安装有土壤层,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存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第二固定板与主体相连,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外壁套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三水管贯穿固定槽,所述第三水管的左右两层均安装有挡板。该智能湿地修复处理器,通过主体的顶部可以进行浇水,连接第一水泵的外界电源,水箱中的水源抽出到第二水管中,并且通过第一水泵水源流入在第一水管中,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水管继续对土壤层进行浇水,从而做到循环利用,从而做到可以对水源进行循环利用,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地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湿地修复处理器。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例如申请号为201420418358.1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连接在二沉池出水口的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体两侧设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接有配水槽,所述池体分为偶数个单元格,二沉池出水经进水管进入配水槽,配水槽与第一排单元格之间设有花格式配水墙,每个单元格底部均设一套冲洗穿孔布水管,每套冲洗穿孔布水管支干管均设有电动阀门,支干管连接潜水泵,所述池体末端设有一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汇总连接到出水管,所述集水槽与最后一排单元格之间设有花格式配水墙,每相邻两排单元格之间设有花格式配水墙,虽然做到了可以对湿地进行浇水,但是无法做到对于多余的水源进行循环利用,导致及其浪费水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湿地修复处理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湿地修复处理器,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内腔安装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的顶部设置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顶部设置土壤层,所述土壤层的顶部设置石块层,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有通孔,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底部设有固定槽(12),所述主体的内腔底部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贯穿主体,所述第二水管连接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连接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通过第二固定板与主体的外壁相连,所述第一水管贯穿主体和石块层,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连接第二水泵,所述第三水管贯穿固定槽,所述第三水管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挡板。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三垫板,所述第三垫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通过第二垫板与固定槽相连,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内侧安装有第一垫板,所述第一垫板的内侧安装有第三固定杆,所述第三固定杆通过第四垫板与第二水泵相连。
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土壤层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矿石板。
优选的,所述岩石层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矿石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智能湿地修复处理器,通过主体的顶部可以进行浇水,当需要对多余的水进行收集时,多余的水会通过石块层、土壤层和岩石层自由流入在第三固定板的顶部,多余的水量自由掉落在固定槽中,水源流入在固定槽的内腔中,通过第二水泵将固定槽中的水抽入到第三水管中,多余的水源通过第三水管流入水箱中,当需要对湿地继续浇水时,启动第一水泵,水箱中的水源抽出到第二水管中,并且通过第一水泵水源流入在第一水管中,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水管继续对土壤层进行浇水,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绿色可持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碧美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碧美市政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68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浮床净水装置
- 下一篇:消落带浮动式植物修复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