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茶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7790.7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9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庆伟 |
主分类号: | A47G19/14 | 分类号: | A47G1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耿媛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体 壶盖 开花 壶钮 盲孔 铆钉 茶壶盖 翻边 陶瓷 本实用新型 底部中心处 螺栓 铆钉铆接 茶壶 观赏性 人身体 上穿孔 混入 铆接 弯折 茶水 金属 健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壶,尤其是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盖体、连接壶钮和盖体的铆钉,所述铆钉的下部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所述盖体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的壶盖盲孔,所述壶盖盲孔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翻边开花的壶盖开花锥。铆钉铆接盖体盲孔取代在盖体上穿孔连接的螺栓,避免了金属有害物质混入茶水,给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壶钮在安装在壶盖前,采用不同材质做成不同的形状,增强观赏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壶,尤其是一种陶瓷茶壶盖。
背景技术
茶具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其中,陶瓷茶壶在中国茶具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中国悠久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其艺术性和创意性不断地增强,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陶瓷茶壶的壶钮,位于盖体正中,为揭取盖体而设置。钮虽小,但有“画龙点睛”作用,变化丰富,是茗壶设计的关键部位。现有的陶瓷茶壶,其壶钮和盖体为一体烧制而成,所以壶钮和盖体的材质一样,壶钮也无法通过更换赋予不同的生命力,相对而言缺少了一定的变化。因此会有壶钮和盖体分体式的,但是其连接方式不外乎是用螺栓穿过盖体的透眼与壶钮相连。长期使用这种茶壶会有一个弊端,茶水的热气不断侵蚀螺栓,其金属有害物质会随之混入茶水,给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螺栓露出盖体内部造成污染茶水的陶瓷茶壶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盖体、连接壶钮和盖体的铆钉,所述铆钉的上部为半圆头,所述铆钉的下部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所述壶钮的中部设置有固定铆钉上部半圆头的T型通孔;所述盖体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的壶盖盲孔,所述壶盖盲孔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翻边开花的壶盖开花锥。
进一步的,所述壶盖盲孔的内底面为中部高、周边低的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壶盖开花锥的顶角角度为140°~150°;所述空心开花部的端部是锯齿形边。
进一步的,所述壶钮为球形钮或动物肖形钮或瓜柄形钮,材质为木质或玉石或琉璃或金银;所述壶钮与盖体的接触位设有柔性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T型通孔的上侧设有封堵孔眼的顶帽。
一种陶瓷茶壶盖,包括壶钮、盖体、连接壶钮和盖体的铆钉,所述铆钉的上部、下部均为可以弯折成多个翻边的空心开花部;所述壶钮的下部设有铆接铆钉上部的开花部的壶钮盲孔,所述壶钮盲孔顶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翻边开花的壶钮开花锥;所述盖体的上侧设有铆接空心开花部的壶盖盲孔,所述壶盖盲孔底部中心处设使空心开花部翻边开花的壶盖开花锥。
进一步的,所述壶钮盲孔内顶面为中部低、周边高的倒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壶钮开花锥的顶角角度为140°~150°;所述壶盖盲孔的内底面为中部高、周边低的锥状,其竖直面的截面为燕尾形,所述壶盖开花锥的顶角角度为140°~150°;上下部的空心开花部的端部均是锯齿形边。
进一步的,所述壶钮为球形钮或动物肖形钮或瓜柄形钮,材质为木质或玉石或琉璃或金银;所述壶钮与盖体的接触位设有柔性垫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铆钉铆接盖体盲孔取代在盖体上穿孔连接的螺栓,避免了金属有害物质混入茶水,给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2. 壶钮在安装在壶盖前,采用不同材质做成不同的形状,增强观赏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轮廓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内部结构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庆伟,未经刘庆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77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