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工字钢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8240.7 | 申请日: | 201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3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林飞;赵超;郑诗援;贺印豪;马军辉;周海兵;郑晓军;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东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18 | 分类号: | E02D5/18;E02D5/20;E02D5/1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宇琛 |
地址: | 210007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字钢 闭合 开合 钢筋笼 施工装置 地下连续墙 流体混凝土 钢管桩 轴向 本实用新型 钢筋笼端部 工字钢腹板 打桩机 垂直焊接 俯视形状 倾斜过渡 中间方向 挡板 侧腹板 底端面 动力头 幅槽段 腹板面 钢制齿 沟槽壁 两端部 绕流 旋压 有向 缘板 两翼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工字钢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装置,包括用作接头的工字钢和位于开合幅槽段内的开合幅钢筋笼,工字钢垂直焊接在开合幅钢筋笼上,开合幅侧的工字钢两翼缘板上固定有向开合幅轴向中间方向延伸的绕流浆挡板;还包括用于打桩机的动力头旋压以清除工字钢闭合幅侧腹板面绕流体混凝土的钢管桩,钢管桩底端面设有多个钢制齿;还包括闭合幅钢筋笼,闭合幅钢筋笼的俯视形状为抵靠工字钢腹板的两端部窄,中间宽,从端部向轴向中间倾斜过渡。该施工装置既能避免破坏沟槽壁、又能完全消除闭合幅侧的腹板面绕流体混凝土而使闭合幅钢筋笼端部抵靠该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工字钢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地下连续墙施工,一般采用跳跃式施工方法,即,挖槽机械如挖斗在泥浆护壁的作用下分幅开挖成第一段开合幅窄而深的槽段,槽段也有称沟槽,再将两工字钢接头即工字钢分别焊接在预制好开合幅钢筋笼两端上,再放入槽段内,然后浇筑该开合幅槽段的混凝土;再隔段按上述方法施工第三段开合幅的墙体,在第三段墙体的钢筋混凝土凝固后,再用挖斗在泥浆护壁的作用下挖掘出第二段即中间段闭合幅窄而深的槽段。工字钢朝向闭合幅的面也称待开挖面或待浇筑面的凹面有3个面:工字钢正垂直面即腹板面、两侧垂直面即工字钢的两翼缘板面。其施工装置包括放入该槽段内的开合幅钢筋笼、垂直焊接在开合幅钢筋笼上的工字钢和下述的安装在挖槽机械如挖斗上的铲刮器。
在实际施工中,为了形成槽段槽壁的混凝土保护层,工字钢接头的横截面厚度总是小于所开挖槽段的厚度,这样,在浇筑开合幅槽段钢筋混凝土时,工字钢接头施工面的混凝土浆会沿着工字钢接头和墙体之间的间隙绕流,并凝固堆积在工字钢闭合幅侧的凹部,而施工要求钢筋笼的端面必须抵靠闭合幅侧的工字钢的腹板面。
清除闭合幅侧的腹板面的绕流体混凝土,现有技术采用的唯一清除装置是用铲刮器,如安装在挖斗上的铲刮器,但存在易破坏沟槽侧壁和由于力学性能不理想而铲刮不掉和铲刮不干净的缺陷,直接妨碍钢筋笼端部抵靠闭合幅侧的腹板面,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能避免破坏沟槽壁、又能完全消除工字钢闭合幅侧的腹板面的绕流体混凝土而使闭合幅钢筋笼端部抵靠该腹板面的带工字钢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带工字钢的地下连续墙施工装置,包括用作接头的工字钢和位于开合幅槽段内的开合幅钢筋笼,两工字钢分别垂直焊接在开合幅钢筋笼的两端上,开合幅侧的工字钢两翼缘板上固定有向开合幅轴向中间延伸的绕流浆挡板;该施工装置还包括用于旋压设备旋压以清除工字钢闭合幅侧腹板面流体混凝土的钢管桩,钢管桩底端面设有多个钢制齿;该施工装置还包括闭合幅钢筋笼,闭合幅钢筋笼的俯视形状为抵靠工字钢腹板的两端部窄,中间宽,从端部向轴向中间倾斜过渡。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工字钢接头两翼缘板上固定有向开幅侧轴向中间延伸的绕流浆挡板,大幅度减少了绕流浆,从源头减少了工字钢接头闭合幅侧凹面绕流体混凝土的粘附和堆积。采用钢管桩经旋压设备如全套管全回钻机或打桩机的动力头旋压而清除闭合幅侧的腹板面的绕流体混凝土,加之利用闭合幅钢筋笼两端部收口的结构,既能避免破坏沟槽壁、又能清除大部分闭合幅侧的腹板面绕流体混凝土而保证钢筋笼收口即上述的两端部窄的端部抵靠该面,有效保证了该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绕流浆挡板为钢板,该钢板焊接在工字钢两翼缘板外侧端部,且钢板自由端端部离该腹板面的轴向距离是浇筑开合幅混凝土灌浆导管的轴线离该腹板面的轴向距离的两倍。采用以上结构后,充分利用距离上的优势,使导流管出来的混凝土浆更难从钢板端部绕流。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钢制齿均与钢管桩外圆周面位于同一曲面上;钢制齿分大齿和小齿,三个大齿为一组间隔分布,多个小齿均匀分布在每组大齿间隔内。采用以上结构后,常规刮绕流体混凝土时小齿发挥均衡作用,但遇到顽固性残留混凝土,则由大齿提供脉冲性刮擦力。其清理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东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东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8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